[发明专利]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及聚合物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0650.1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9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葛子义;赵梦雨;张家森;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19/02 | 分类号: | C07D219/02;C08G61/12;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李丽华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化 延迟 荧光 分子 材料 聚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其中,R1包括烷基。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和聚合物的端基进一步选用烷基,使其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因此可以溶液的形式置于器件中发挥作用,避免了蒸镀工艺对真空度要求高、操作繁琐及成本高等弊端。同时,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的端基选用烷基,使其最低单线激发态与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差显著降低,最大外量子效率显著提升,且其具备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分离较好、溶剂变色效应和稳定性佳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及聚合物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不仅能使激子利用率达到100%,还可降低三线态激子浓度,进而抑制器件效率滚降,因此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制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传统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中,有以二苯甲酮为受体单元,以吖啶为给体单元构成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但是其端基选择含苯环类取代基,导致溶解性较差,只能以蒸镀的形式加工器件,从而对真空度要求高,操作繁琐且成本高,同时,其单线态与三线态的能级差仍较大,最大外量子效率和稳定性等也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及聚合物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R1选自烷基。
上述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以具有吸电子性和较大扭转角的二苯甲酮为受体单元,以具有较强给电子能力的吖啶为给体单元,可以很好的实现热活化延迟荧光效应,且二者均为刚性结构,使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的端基进一步选用烷基,使其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因此可通过溶液法加工并制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避免了蒸镀工艺对真空度要求高、操作繁琐及成本高等弊端。同时,热活化延迟荧光小分子材料的端基选用烷基,使其最低单线激发态与最低三线激发态的能级差显著降低,最大外量子效率显著提升,且其具备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分离较好、溶剂变色效应和稳定性佳等优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烷基包括C4H9、C5H11、C6H13、C7H15、C8H17、C9H19、C10H21、C11H23、C12H25、C13H27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活化延迟荧光聚合物材料,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聚合物材料的结构式如式(2)所示:
其中,R2表示封端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烟烟杆自动装配设备
- 下一篇:超晶格材料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