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复合保护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0384.2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2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喻南;喻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金恒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7/06;B32B7/12;B32B3/26;B32B3/08;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 地址: | 52359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复合 保护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复合保护膜,包括第一基材,第一基材的上端通过第一粘接层粘接有防护机构,第一基材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的内部粘接有第三粘接层,第三粘接层的下端粘接有加强机构,加强机构通过若干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三基材,第三基材两侧之间距离均和第一基材两侧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三基材位于第一基材的正下方,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第一粘接层粘接在防护机构第一固定槽中,第三粘接层粘接在第二固定槽内,而连接机构的粘接套粘接在加强机构的卡槽中,并不和外部空气接触,可避免空气中灰尘之类的异物粘在第一粘接层、第三粘接层和粘接套上,降低第一粘接层、第三粘接层和粘接套的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膜,特别涉及一种聚氨酯复合保护膜,属于保护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氨酯保护膜是一种以透明PET薄膜为基材,单面涂布聚氨酯胶水,背面贴合离型膜而成的功能性保护膜,电子产品液晶屏幕为了避免表面受到刮伤或磨损,一般会在电子产品的屏幕表面贴一层聚氨酯保护膜。
目前所用的聚氨酯保护膜在使用时,由于胶水层设置在保护膜的基材之间,侧面均和外部空气接触,使得空气中灰尘之类的异物容易粘在胶水层上,导致胶水层的两侧失去粘性,使保护膜的基材侧面之间出现分离的现象,且保护膜的抗拉能力较差,保护膜在受到拉扯时,容易出现部分区域变形断裂,且在将保护膜从粘接的物体上撕下来时,由于保护膜和粘接的物体之间没有缝隙,撕扯时会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复合保护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聚氨酯复合保护膜,包括第一基材,所述第一基材的上端通过第一粘接层粘接有防护机构,所述第一基材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内部粘接有第三粘接层,所述第三粘接层的下端粘接有加强机构,所述加强机构通过若干连接机构连接有第三基材,所述第三基材两侧之间距离均和第一基材两侧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三基材位于第一基材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基材的下端粘接有第二粘接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膜,所述防护膜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摩擦颗粒,所述防护膜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防护膜的下端和第一基材的上端抵触连接,所述防护膜两侧之间的距离和第一基材两侧之间的距离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下端粘接在第一基材上端,所述第一粘接层的上端和两侧均粘接在防护机构的第一固定槽的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机构包括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基材两侧之间的距离均和第一基材两侧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基材的上端和第一基材的下端抵触连接,所述第二基材的上端和第三粘接层的下端粘接,所述第二基材的下端等间距横向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加强条,所述第一加强条两侧之间的距离均和第二基材两侧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加强条的下端均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条之间均共同纵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条,所述第二加强条均和第一加强条上开设的卡槽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所述第二加强条的下端均和第一加强条的下端持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之间的距离均相同,若干所述连接机构的列数和加强机构的单个第一加强条上开设的卡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若干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三基材的上端,所述固定条的上端均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卡块,单个所述固定条上卡块的数量和加强机构的第一加强条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卡块均通过粘接套粘接在对应的加强机构的卡槽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条相远离一侧均和第三基材的侧面持平,所述固定条的上端均和对应的加强机构的第一加强条下端抵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金恒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金恒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三角检测的图高度节点检测与分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打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