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南高原稻田养殖大闸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0116.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7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向磊;杨鹏;罗丹;杨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湖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G22/22;C02F1/52;C02F1/66;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张成文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曲靖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南 高原 稻田 养殖 大闸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南高原稻田养殖大闸蟹的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1)蟹沟挖掘;(2)肥料的投放;(3)稻苗的种植;(4)蟹苗投放;(5)喂食;(6)稻田管理。本发明涉及大稻蟹综合种养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云南高原稻田养殖大闸蟹的方法,养殖过程中通过依次投入天然有机肥、天然食物、天然活饵,并且种植共生水草,大大的提高稻田内生态平衡的建立速度,并通过定期进行不完全排净换水,既改善了水质,又避免了破坏大闸蟹的生长生态环境,提高水稻和大闸蟹的品质及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蟹综合种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云南高原稻田养殖大闸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闸蟹原本靠自然养殖,产量有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养殖场地、养殖模式以及养殖质量均受到了一定的挑战。稻田养蟹根据水稻和大闸蟹共生的原理,将水稻种植和大闸蟹养殖结合起来。稻田养蟹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季双收,一地双赢,充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稻蟹双丰收,为云南高原地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稻田内养殖大闸蟹可以让蟹的生长和稻田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也就是说螃蟹会吃掉稻田里面的一些杂草、微生物和影响水稻的害虫,这样就可以让水稻更好的生长。同时大闸蟹在生长的过程产生的排泄物可以滋养水稻的生长,从而形云南高原地区新的稻蟹综合种养模式。
在云南高原地区,稻蟹综合种养除本方法外,还没有其他方法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填补云南高原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空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大闸蟹产量的云南高原稻田养殖大闸蟹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云南高原稻田养殖大闸蟹的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蟹沟挖掘:选择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且保水能力较强的水稻田,将水稻田四周田埂加高至65~70cm,田埂四周搭建大闸蟹彩钢瓦或双层薄膜防逃设施,水稻田翻整后整成畦面,晾晒3~5d,挖出深40~50cm、宽50~55cm的田字形蟹沟,并在距离畦面25~30cm的蟹沟内均匀戳出多个倾斜角为15°,深20~30cm的蟹洞。
(2)肥料的投放:生石灰加水浸泡成乳液,以每亩30~35Kg的生石灰量对水稻田进行消毒,每亩田施水稻专用肥100~120Kg、天然有机肥30~40kg,7~10d后向水稻田内注水并移植水草。
(3)稻苗的种植:选择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害的丰产水稻品种进行栽秧,秧苗反青后,对水稻进行淹水,投放小鱼苗,养殖7~12d后捞出,用以检验水质。
(4)蟹苗投放:挑选重量为每千克80~100只、大小一致、体质健壮的蟹苗,使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对蟹苗进行浸泡消毒15~20min,然后将蟹苗统一装入蟹苗运输箱中,并将蟹苗投放至水稻田内,每亩放400~800只,投放时间为每年5~6月份。
(5)喂食:每日以蟹总个体重的5%~8%投放饵料,饵料为南瓜、小麦、玉米、黄豆等植物性饵料,7~9月加喂一些小鱼小虾、蚯蚓、螺蚬、低值贝类等动物性饵料,每间隔3天定期投喂伊乐藻、轮叶黑藻、菹草、金鱼藻、聚草和苦草。
(6)稻田管理:每10~15天换一次水,换水时水稻田田面保持水深为4~6cm,并注入新水,水位保持在畦面的12~15cm,大闸蟹养殖期间,每月以每亩8~10Kg的生石灰量对水稻田进行消毒,换水的同时以每亩4~5Kg加入水质净化剂,控制养殖水的pH以及透明度。
进一步地,所述蟹沟边缘距离田埂1.5~2.0m。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蟹洞之间的距离间隔为40cm。
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有机肥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15~20份的稻田秸秆、25~40份经腐熟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粪肥、30~60份的饼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湖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湖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油管线高效清管球
- 下一篇:继电器保护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