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联挂方法和装置以及列车解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90069.X | 申请日: | 2020-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秦萌;耿鹏;赵鹏;聂宇威;刘佳;王志平;乔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杨明月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方法 装置 以及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联挂方法和装置以及列车解编方法,列车联挂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虚拟编组列表,向第一终端发送联挂预备信息,联挂预备信息具有与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对应的特征信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联挂预备信息生成的第一终端状态信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终端状态信息,虚拟联挂请求为第一终端基于联挂预备信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基于第一终端状态信息和第二终端状态信息,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联挂确认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联挂方法,通过二次确认的方式保证信息确认,能够确保信息传输安全,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而且使得列车的编组能够更加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联挂方法和装置以及列车解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列车大多为固定编组的列车,采用固定列车数量进行编组,每对列车的编组结构固定,每对列车的车辆及顺序固定,在满足高峰时段列车所需列车车厢数时,在低峰时段大多采用增大两车间的行驶间隔来增加每辆车的载客量,从而降低了乘客的出行效率和体验;或采用人工在车辆段进行联挂、解编作业的编组方式,提高了人力成本,对解决客流潮汐分布的问题并不能更高效的解决。此外,当线路上出现单列车故障且无法降级回库时,通常另有列车采用人工联挂的方式,由后车推动前车缓慢运行至就近站台完成清客后,再尾车推动缓慢回库,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载客运营。因需要在特定地点作业,人工联挂解编方式也受到了空间上的约束。
现有技术方案的缺点是,固定编组列车,在满足高峰时段列车所需列车车厢数时,在低峰时段大多采用增大两车间的行驶间隔来增加每辆车的载客量,从而降低了乘客的出行效率和体验。人工在车辆段进行联挂、解编作业的编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固定编组遇到的问题,但是对解决客流潮汐分布的问题并不能更高效的解决:首先是浪费人力成本;其次是当客流潮汐非常大,或者分布线路客流量分布不均显著时,解决问题效率低下;并且当出现列车故障时,也会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载客运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联挂方法和装置以及列车解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浪费人力成本和解决问题效率低下,并且当出现列车故障时,也会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载客运营的缺陷,实现确保信息传输安全,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而且使得列车的编组能够更加灵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联挂方法,所述列车联挂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虚拟编组列表,向第一终端发送联挂预备信息,所述联挂预备信息具有与所述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对应的特征信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基于所述联挂预备信息生成的第一终端状态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终端状态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状态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接收的虚拟联挂请求生成的,所述虚拟联挂请求为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所述联挂预备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状态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联挂确认信息。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联挂方法,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联挂确认信息,之后还包括:通知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所在的区域控制器不对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进行移动授权的计算,以及不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移动授权。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列车联挂方法,所述预设的虚拟编组列表包括:虚拟联挂时刻、虚拟编组的车组号、虚拟编组内的列车VID、列车联挂端信息以及联挂列车IP信息;所述联挂预备信息包括:虚拟编组的车组号、虚拟编组内的列车VID、列车联挂端信息以及联挂列车IP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状态信息包括:虚拟编组的车组号、虚拟编组内的列车VID、列车联挂端信息、联挂列车IP信息以及联挂列车间无线通信状态信息;所述第二终端状态信息包括:虚拟编组的车组号、虚拟编组内的列车VID、列车联挂端信息、联挂列车IP信息以及联挂列车间无线通信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0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