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节水降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9794.5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宏;沈雁飞;李阳;张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F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博企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2 | 代理人: | 李梦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环保 建筑 智能化 节水 降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节水降尘装置,包括端截面分别为半环形的弧形硬质塑料管和弧形柔性管,弧形硬质塑料管和弧形柔性管呈间歇性排布,相邻的两个弧形硬质塑料管和弧形柔性管分别固定连接,弧形硬质塑料管包含内侧面,弧形硬质塑料管的内侧面上且靠近顶部一侧的位置设置限位凹槽。本发明裸露地质坡体在通过绿化种植在坡体的某一位置进行生态修复绿化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全部需要挖设沟渠的方式,本发明可实现在一些环境下替换挖设沟渠的方式,避免对裸露地质坡体相对大面积的造成破坏,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可选择使用方式供用户选择性使用,能更加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节水降尘装置,属于绿色环保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绿色环保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绿色环保建筑附进有坡体时,通过对坡体的绿化修复,可达到降尘的使用效果,现有技术中,这一裸露地质坡体在通过绿化种植在坡体的某一位置进行生态修复绿化时,往往需要在这某一位置的上方设置用于排水的沟渠,以避免下雨天气雨水对坡体的某一位置的绿化种植物产生过多雨水冲刷干扰。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沟渠的方式,这一挖设的方式对裸露地质坡体相对大面积的造成破坏,以及达不到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可选择使用方式供用户选择性使用,不能更加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性使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节水降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这一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节水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环保建筑智能化节水降尘装置,包括有端截面形状分别为半环形的弧形硬质塑料管和弧形柔性管,所述的弧形硬质塑料管和弧形柔性管的数量分别至少为2个,所述弧形硬质塑料管和弧形柔性管呈间歇性排布,所述的相邻的两个弧形硬质塑料管和弧形柔性管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弧形硬质塑料管包含有内侧面,所述弧形硬质塑料管的内侧面上且靠近顶部一侧的位置设置限位凹槽,所述弧形硬质塑料管的弧形中心线和弧形柔性管的弧形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的限位凹槽包含槽底,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底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的槽底为弧形的限位凹槽的弧形中心线与弧形硬质塑料管的弧形中心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弧形硬质塑料管和弧形柔性管呈间歇性排布。
优选地,所述的相邻的两个弧形硬质塑料管和弧形柔性管分别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裸露地质坡体在通过绿化种植在坡体的某一位置进行生态修复绿化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全部需要挖设沟渠的方式,本发明可实现在一些环境下替换挖设沟渠的方式,避免对裸露地质坡体相对大面积的造成破坏,实现为用户提供更多一种可选择使用方式供用户选择性使用,能更加方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B-B的剖视图。
图4是图1C-C的剖视图。
图5是图2D-D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图7是图6E-E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97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