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89526.3 | 申请日: | 2018-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7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朱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235;H04N5/24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拍照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获取预览的第一图像;该移动终端确定当前的拍照模式,该拍照模式包括拍照状态和拍照场景,该拍照状态包括手持状态或脚架状态,该拍照场景包括光源场景或暗场场景;该移动终端根据该第一图像和该拍照模式,确定曝光参数序列;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获取至少两个图像;该移动终端根据该拍照模式,基于该至少两个图像中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合成处理,以获取目标图像;该移动终端输出该目标图像。本申请提供的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能够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终端领域中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拍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移动终端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移动终端可以提供自动拍照模式或用户可以手动设置拍照参数的模式。
当被拍摄物体周围的光线较暗,或用户拍照时抖动严重,使用移动终端的自动拍照模式所得到的照片效果往往较差。如图1所示,当用户拍照时手部有抖动时,拍出来的照片比较模糊。如图2所示,当光线较差时,拍出来的照片噪点严重。虽然现有的移动终端也提供了手动设置拍照参数的模式,由于普通用户对拍照技术不够了解,因此很难根据不同的场景手动设置各种拍照参数。因此,采用现有的移动终端的自动拍照模式进行拍照时,图像的拍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拍照方法、拍照装置和移动终端,能够提高图像的拍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拍照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预览的第一图像;所述移动终端确定当前的拍照模式,所述拍照模式包括拍照状态和拍照场景,所述拍照状态包括手持状态或脚架状态,所述拍照场景包括光源场景或暗场场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拍照模式,确定曝光参数序列,所述曝光参数序列包括按照拍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至少两个曝光参数,所述曝光参数用于控制拍照时所述移动终端的进光量;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曝光参数序列中的曝光参数获取至少两个图像;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拍照模式,基于所述至少两个图像中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合成处理,以获取目标图像;所述移动终端输出所述目标图像。
可选地,在移动终端获取预览的第一图像之前,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输入的相机启动指令,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预览摄像头实时获取的图像。相应地,用户可以启动移动终端的相机,并通过该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预览摄像头实时获取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图像可以理解为当移动终端的相机打开时直接采集到的图像,或者可以理解为用户按下快门后拍得的第一个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触发事件或第二预设时长,获取预览的第一图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理解为预先设置的时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用户输入的拍照指令,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并将该当前预览的图像确定为该第一图像。
例如,该移动终端可以在检测到用户对快门(拍照)按钮所在位置的点击操作时,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在该第二预设时长的结束时刻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并将该当前预览的图像确定为该第一图像。
例如,该移动终端可以在启动拍照功能后启动定时器,该定时器时长为5s,当该定时器超时,获取当前预览的图像。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该拍照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拍照模式指令,该拍照模式指令用于指示用户指定的拍照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9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