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F3气体检测预处理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8574.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峥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44;F27B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宋振宇 |
地址: | 226321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f3 气体 检测 预处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F3气体检测预处理炉,包括外壳,外壳一侧设置待测气体NF3的气嘴进气口,和转化气体NO2的气嘴出气口,另一侧安装PCBA、PCB材质环氧玻璃布层压板F4、单面布元器件;设置包含NF3气体进气口和NO2出气口的外壳,在进气口上游安装稳流阀,保证NF3进气流量稳定在200~250ml/min内;将反应质加热并恒定保持在设计温度的恒温内腔,内部安装有陶瓷加热元件和测温PT100热电阻,两者与恒温内腔间通过无机粘结剂气密封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F3气体检测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NF3气体检测预处理炉。
背景技术
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中使用蚀刻或清洗的三氟化氮(NF3)气体,具有极高的温室效应潜值(GWP),其GWP为17200,大气中存留时间约740年。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排放量逐年上升。2008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将NF3增列为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NF3有毒,允许最高浓度(threshold limit value,TLV)是10ppm,长期高浓度接触会导致肝脏和肾脏损伤,急性高剂量可引发缺氧中毒死亡。
在线监测NF3气体泄漏,及时采取对策,可以避免持续排放对人员和周边环境造成伤害。目前NF3气体无法直接通过电化学反应检测,可以事先通过高温热裂解成氟化氢(HF),中温催化转化成二氧化氮(NO2),再进行检测。
本发明申请方案首次利用NF3气体与反应质的中温固相反应(200~400℃),通过检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NO2)气体来检测NF3气体浓度,检测原理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NF3气体检测预处理炉,通过检测经预反应生成的NO2气体来对NF3气体进行检测。
具体技术方案为:
NF3气体检测预处理炉,包括外壳,外壳一侧设置待测气体NF3的气嘴进气口,和转化气体NO2的气嘴出气口,另一侧安装PCBA、PCB材质环氧玻璃布层压板F4、单面布元器件;所述外壳内为内腔,在外壳与内腔之间,气嘴进气口连接进气连通管,气嘴出气口连接出气连通管,所述进气连通管、出气连通管连接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内为反应质安装区域,进出内腔设有石英棉阻挡层,分隔固定反应质,所述内腔内设置预热盘管,发热元件在预热盘管内,所述内腔内设置测温元件,所述测温元件与PCBA连接。
上述的NF3气体检测预处理炉,其中:反应质选材是能够在200~400℃,与NF3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氟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气体,反应可持续,反应质使用率大于80%,NF3转化率大于90%,生成氮氧化物气体组成稳定。
上述的NF3气体检测预处理炉,其中:反应质材料包括三个组分:(1)疏松多孔或薄壳的伽马相或无定形的氧化铝载体;(2)起固氟作用的锰/钴/铁等金属元素;包括不限于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醋酸盐、硅酸盐;(3)促进NF3低温分解的金属,包括不限于钾、钙、镁,和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包括不限于碳酸盐、磷酸盐、硝酸盐、硫酸盐、醋酸盐、硅酸盐。
上述的NF3气体检测预处理炉,其中:实际应用时,反应质材料是组分(1)单独使用,或者(1)+(2)、(1)+(2)+(3)混合使用,但必须有氧化铝存在,氧化铝载体是经过掺杂改性的无定形化合物,或是单一晶型伽马相的单一化合物;包括不限于锰、钴、铁的过渡金属元素,单独使用或复配使用,作用是与NF3反应生成对应的金属氟化物,固定氟元素;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单独使用或复配使用,作用是与NF3有较高反应活性,能够在低温下促进NF3的分解,提高NF3的分解率,同时促进反应副产物NOx的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峥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峥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8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