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7617.3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7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冉;孙建孟;李庆峰;孙天威;李召成;李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21B43/26;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储层可压裂性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具体涉及复杂储层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复杂储层内选取多个岩心样品,通过对一部分岩心样品依次进行地应力测试实验、岩石三轴力学实验和岩石破坏实验,确定岩心样品的水平地应力差、脆性、残余应力,通过对另一部分岩心样品进行巴西劈裂实验,确定岩心样品的断裂韧性和抗拉强度,基于回归分析确定各参数与岩石样品破裂压力间的拟合度,计算各参数的加权系数,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裂缝修正因子,综合岩石样品各测量参数及裂缝修正因子,建立复杂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模型,评价复杂储层的可压裂性。本发明提高了复杂储层可压裂性评价的准确性,有利于复杂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杂储层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资源需求的持续增加与技术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于非常规开发方式难以对埋藏深且物性差的致密储集层进行有效开发,因此,利用水力压裂形成复杂缝网提高导流率已成为当今非常规储层商业开发的主要手段。储层的可压性评价通过评定储集层改造的难易程度从而优选压裂层段,其为制定高效经济的多级压力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现阶段通用的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是基于岩石脆性展开的,即储层岩石脆性越高,储层的可压裂性越强。
另一方面,复杂储层在全球分布广泛,其中碳酸岩储层的探明储量就占据总储量的一半,且大多数为大规模高产量油气田。但是,碳酸岩孔隙溶洞发育、非均质性强、质地坚硬,采用现有储层可压性评价的单一脆性指标难以准确评定具体施工过程中储层压裂的难易程度,为工程开发带来了一定阻碍。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高脆性系数的地层未必是优良的可压裂层段,天然裂缝、成岩作用、地应力等因素也是储层可压裂性的重要评定参数。
因此,采用现有方法难以对复杂储层可压裂性进行准确评价,需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复杂储层的可压裂性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阶段难以准确评价复杂储层可压裂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复杂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尤其适用于碳酸岩储层。该方法提高了复杂储层可压裂性评价的合理性,有利于复杂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杂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研究区块内的复杂储层,在复杂储层内选取多个岩心样品;
步骤2,通过对岩心样品进行地应力测试实验,测量岩心样品的最大地应力和最小地应力,计算岩心样品的水平地应力差和水平地应力差影响因子;
步骤3,利用三轴力学测试系统对岩心样品进行岩石三轴力学实验,测量岩心样品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计算岩心样品的脆性;
步骤4,利用三轴力学测试系统对岩心样品进行岩石破坏实验,测量岩心样品的残余强度与破裂压力,计算岩心样品的归一化残余强度影响因子;
步骤5,通过对岩心样品进行巴西劈裂实验,测量岩心样品的断裂韧性和抗拉强度,计算岩心样品的断裂韧性影响因子和抗拉强度影响因子;
步骤6,分别对岩心样品的水平地应力差、脆性、断裂韧性、抗拉强度、残余强度与岩石样品的破裂压力进行单相关分析,根据拟合度确定各参数的加权系数;
步骤7,根据研究区块内的测井资料,获取目标井的归一化孔隙度与归一化孔隙度谱均方差,计算裂缝修正因子;
步骤8,根据岩心样品各参数的加权系数及裂缝修正因子,建立目标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模型,计算目标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参数,确定目标储层的可压裂性。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一部分岩心样品用于依次进行地应力测试实验、岩石三轴力学实验和岩石破坏实验,另一部分岩心样品用于进行巴西劈裂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管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方法及呼吸辅助设备
- 下一篇:全回转拖轮登乘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