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LS工艺3D打印机的机外冷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7348.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7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舒皓;梁刘彬;朱记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未来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53 | 分类号: | B29C64/153;B29C64/20;B29C64/35;F28G1/08;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畅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1 | 代理人: | 齐军彩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ls 工艺 打印机 冷却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SLS工艺3D打印机的机外冷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冷却主机、注水口、出水管、出风口、控制面板、散热格栅,冷却主机右侧上端嵌有注水口,冷却主机右侧下端嵌有出水管,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将热量传导到外环和鳍片上,提高冷凝管外部的导热效果,从而使得冷凝管内壁的温度下降,避免冷却主机发生高压报警,通过压缩口提高水流的冲击,外刮条将冷凝管的直管内壁粘结成块的水垢进行刮除,确保冷凝管的直管对回流水分的冷媒液化,通过滑动盘内侧上下两端的滑动轴在导轨内部进行滑动,确保滑动盘在冷凝管的弯折管内部进行平稳的弧形滑动,将冷凝管的弯折管内壁上粘结成块的水垢进行刮除,提高水流的流通性,防止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SLS工艺3D打印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基于SLS工艺3D打印机的机外冷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的SLS是粉末烧结,打印材料是粉末,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3D打印机在打印完成后还是有粉末旧粉,需要通过冷水机对3D打印机的成型缸进行冷却,以免3D打印机的成型缸受到损坏,但是由于冷水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对33D打印机的成型缸进行冷却,而水在冷凝器内部进行流动循环时容易在冷凝器内部发生水垢积尘,这时导致冷凝器内部散热不良造成高压报警,同时冷凝器内部水垢积尘造成冷凝器的内壁厚度增加,降低对回流水分的冷媒液化,导致水分流入冷凝器内部进行冷却的效果逐渐下降,降低对3D打印机的成型缸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基于SLS工艺3D打印机的机外冷却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冷却主机、注水口、出水管、出风口、控制面板、散热格栅、密封箱,所述冷却主机右侧上端嵌有注水口,所述冷却主机右侧下端嵌有出水管,所述出风口设在冷却主机上端并且相贯通,所述控制面板嵌在冷却主机前表面上端,所述散热格栅焊接在冷却主机前表面下端,所述冷却主机右下端设有密封箱,并且出水管下端安装在密封箱内部,所述冷却主机包括主机箱、冷凝机构、风扇、流通管、蒸发器,所述主机箱内部上端设有冷凝机构,并且冷凝机构右端与注水口嵌固安装,所述冷凝机构下方设有风扇,并且风扇固定安装在主机箱内部中端,所述流通管上端与冷凝机构相贯通,并且流通管下端与蒸发器相贯通,所述蒸发器右端与出水管嵌固安装,所述3D打印机的打印成型缸放置在密封箱内部,并且密封箱内部设有氮气,出水管在密封箱内部成密闭缠绕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冷凝管、外环器、导向杆、水压流动器、滑动装置,所述冷凝管右下端与注水口嵌固安装,并且冷凝管外侧设有外环器,所述导向杆贴合在冷凝管内壁上,所述水压流动器设在内部,并且水压流动器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装置设在冷凝管内部,所述冷凝管由四个直管和三个180°弯折管构成,所述外环器共设有十八个,并且均匀的分布在冷凝管的外侧,所述水压流动器设在冷凝管的直管内部,所述滑动装置设在冷凝管的弯折管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环器包括支杆、外环、鳍片,所述支杆首端与冷凝管外壁相焊接,并且支杆末端与外环内壁相焊接,所述外环外侧表面设有鳍片,所述外环呈圆环型结构,并且与冷凝管位于同一圆心上,所述鳍片共设有十六个,并且采用铝材质,具有较好的导热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压流动器包括流动管、压缩口、导向凹槽、外刮条,所述流动管外侧嵌有导向凹槽,并且导向凹槽位于导向杆外部,所述流动管左端内部设有压缩口,所述外刮条焊接于流动管外侧表面,所述流动管的外径比冷凝管的内径小,确保流动管能够在冷凝管内部进行移动,所述压缩口呈进口宽出口窄的结构,并且导向凹槽设有两个,分别与流动管上下两端进行抵触,所述外刮条共设有两个,分别呈倾斜角度设在流动管外侧表面前后两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动管包括管体、转动刮板、扭力轴,所述管体上端设有转动刮板,并且转动刮板下端与扭力轴轴连接,并且转动刮板与导向杆外侧表面相抵触,所述转动刮板和扭力轴均设有两个,并且呈上下对称结构,分别与两个导向杆进行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未来工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未来工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