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化的公共基准径向全跳动误差的评定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87310.3 申请日: 2020-10-13
公开(公告)号: CN112212758A 公开(公告)日: 2021-01-12
发明(设计)人: 黄美发;王家浩;唐哲敏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1B5/00 分类号: G01B5/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1004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数字化 公共 基准 径向 跳动 误差 评定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以高精度线性导向轴为例,验证一种轴类零件的公共基准径向全跳动误差的评定方法,测量过程中,将待测轴置于三坐标测量仪测量平台上并装夹固定,使待测轴轴线近似垂直于测量平台上表面,利用三坐标测量仪测头对待测轴各待测圆柱表面进行测点采集。

2.一种轴的公共基准径向全跳动误差的评定方法,其评定过程由以下步骤组成:

步骤1:获取被测段的初始测点集{Qk*}:以待测轴段的圆柱面为被测段,在该圆柱上沿轴线方向等距截取k个截面,各截面均垂直于该圆柱的轴线,在各截面圆上各选取单个测点,使各测点沿圆柱轴线方向近似呈螺旋排布,该i个测点构成被测段的初始测点集{Qk*};其中:

k=1, 2, 3, …, Kk为截面序号,K为截面总数;

Qk*={xk*,yk*,zk*}是被测段测点的初始空间直角坐标;

步骤1结束后进行步骤2;

步骤2:获取基准段的初始测点集{Pi,j*}:以待测轴段两侧指定轴段的圆柱面分别作为基准段1和基准段2,在基准段1的圆柱上沿轴线方向等距截取M个截面,在基准段2的圆柱上沿轴线方向等距截取N个截面,在每个截面圆的圆周上均匀选取j个测点,各截面均垂直于轴线,该i×j个测点构成基准段的初始测点集{Pi,j*};其中:

i=1, 2, 3, … , 2Mi为截面序号,2M为基准段截面总数;

j=1, 2, 3, … , Nj为单个截面上的测点序号,N为单个截面测点总数;

Pi,j*={xi,j*,yi,j*,zi,j*}是基准段测点的初始空间直角坐标;

步骤2结束后进行步骤3;

步骤3:对该轴进行如下预定位:选取所有基准段测点坐标中的xi,j*maxxi,j*min,计算平均值xo* =(xi,j*max+ xi,j*min)/2,选取所有基准段测点坐标中的yi,j *maxyi,j *min,计算平均值yo*=(yi,j*max+ yi,j*min)/2;获取预定位后的被测段测点Qk,并用其组成被测段测点集{Qk};获取预定位后的基准段测点Pi,j,并用其组成基准段测点集{Pi,j};获取预定位后基准段各截面圆的初设圆心坐标Oi,并用其组成基准段截面初设圆心坐标集{Oi};其中:

Qk={xkykzk}是预定位后被测段测点的空间直角坐标,其中:xk= xk*- xo*,yk= yk*-yo*,zk= zk*,并且被测段圆柱轴线接近坐标系的z轴,被测段两侧端面的中心平面近似平行于坐标系的XOY平面;

Pi,j={xi,jyi,jzi,j}是预定位后基准段测点的空间直角坐标,其中:xi,j= xi,j*- xo*,yi,j= yi,j*- yo*,zi,j= zi,j*,并且基准段圆柱轴线接近坐标系的z轴,基准段两侧端面的中心平面近似平行于坐标系的XOY平面;

Oi={xiyizi}是预定位后基准段各截面圆的初设圆心的空间直角坐标,其中:xi= yi=0,zi= zi,j*;

步骤3结束后进行步骤3.1;

步骤3.1:在各截面中,根据基准段测点集{Pi,j}分别建立特征行向量集{Wi,j},边界元素集{bi,j}和状态元素集{ti,j};获取各截面圆的圆心坐标Oi’,并用其组成基准段截面圆心坐标集{Oi’};其中:

Wi,j =([xi,j/ti,jyi,j/ti,j]),是特征行向量,所有的特征行向量Wi,j的集合为特征行向量集{Wi,j};

bi,j=b,是一个大于0的实数,所有的边界元素bi,j的集合为边界元素集{bi,j};

Oi’={xi’,yi’,zi’}是基准段各截面圆心的空间直角坐标,初始时,xi’= xiyi’= yizi’= zi

,基准段中所有测点的状态元素ti,j的集合为基准段测点的状态元素集{ti,j};

步骤3.1结束后进行步骤3.2;

步骤3.2:在各截面中,分别取各截面上ti,j的最大值tmax对应的序号e1为关键序号,并将e1分别加入到各自截面的关键序号集{e}中;

步骤3.2结束后进行步骤3.3;

步骤3.3:根据各截面的关键序号集{e}分别建立分析矩阵W和分析列向量b,其中:

W= […,W mT,…,W nT,…]T,是个E行2列的矩阵,E为关键序号集{e}中的元素个数,mn为关键序号集{e}中的元素;

b= […,bm,…,bn,…]T,是个E行的列向量;

步骤3.3结束后进行步骤3.4;

步骤3.4:对分析矩阵W及增广分析矩阵[Wb]进行秩分析;

计算rW=rank(W),rWb=rank([Wb]),并比较rWrWb,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rW=rWb,应当继续寻优,执行步骤3.5;

情况二:如果rWrWb,尝试从分析矩阵W和分析列向量b中去除关键序号集{e}中某元素f对应的行,得到缩减矩阵Wf-和缩减列向量bf-,根据Wf-Uf-= bf-求解得到Uf-=Uf-0,然后计算bf-=WfUf-0;如果关键序号集{e}中的元素都已尝试过,且未得到任何一个bf-b,那么应当结束寻优,跳到步骤3.7;如果在尝试关键序号集{e}中的元素f时,得到bf-b,那么将缩减矩阵Wf-和缩减列向量bf-分别作为分析矩阵W和分析列向量b,将元素f移出关键序号集{e},并跳到步骤3.5;其中:Uf-=[wf-,1wf-,2]TUf-0= [wf-0,1wf-0,2]T

步骤3.5:求线性方程组WU=b的解U=U0,其中 U=[U1U2]TU0=[U0,1U0,2]T

步骤3.5结束后进行步骤3.6;

步骤3.6:在各截面中,分别计算ui,j= Wi,j U0,然后计算τg= (tmax-ti,j)/(b-ui,j);分别取τg中大于零的那部分的最小值τmin对应的序号e2为新的关键序号,并将e2加入到各截面的关键序号集{e}中;

根据各截面上的τminU0,将各截面圆的圆心坐标Oi’更新为Oi’+τmin∙[U1U2,0]T

在各截面中,分别根据更新后的截面圆的圆心坐标Oi’和该截面上各测点的坐标Pi,j更新状态元素集{ti,j},tmax更新为ti,j的最大值;

步骤3.6结束后完成一次寻优,进行步骤3.3;

步骤3.7:提取各截面最终更新的截面圆的圆心坐标Oi’,并用其更新基准段截面圆心坐标集{Oi’};

步骤3.7结束后进行步骤4;

步骤4:获取最终更新的基准段截面圆心坐标集{Oi’},根据{Oi’}建立特征行向量集{Ai},边界元素集{bi},状态元素集{si};提取步骤3中的被测段测点集{Qk},根据{Qk}建立状态元素集{Tk};提取步骤3中的基准段测点集{Pi,j},根据{Pi,j}重新建立状态元素集{ti,j};其中:

Oi’={xi’,yi’,zi’}是基准段各截面圆心的空间直角坐标;

Ai=([-xi’/si,- yi’/siyi zi’/si,- xi zi’/si]),是特征行向量,所有的特征行向量Ai的集合为特征行向量{Ai};

bi=b,是一个大于0的实数,所有的边界元素bi的集合为边界元素集{bi};

,基准段中所有截面圆心的状态元素si的集合为基准段截面圆心的状态元素集{si};

,被测段中所有的状态元素Tk的集合为被测段测点的状态元素集{Tk};

,基准段中所有状态元素ti,j的集合为基准段测点的状态元素集{ti,j };

步骤4结束后进行步骤4.1;

步骤4.1:取si最大值smax对应的序号l1为关键序号,并将l1加入到关键序号集{l}中;

步骤4.1结束后进行步骤4.2;

步骤4.2:根据关键序号集{l}建立分析矩阵A和分析列向量b’,其中:

A=[…,ApT,…,AqT,…]T,是个L行4列的矩阵,L为关键序号集{l}中的元素个数,pq为关键序号集{l}中的元素;

b’=[…,bp,…,bq,…]T,是个L行的列向量;

步骤4.2结束后进行步骤4.3;

步骤4.3:对分析矩阵A及增广矩阵[Ab’]进行秩分析;

计算rA = rank(A),rAb’= rank([Ab’]),并比较rArAb,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rA= rAb,应当继续寻优,执行步骤4.4;

情况二:如果rArAb,尝试从分析矩阵A和分析列向量b’中去除关键序号集{l}中某元素l对应的行,得到缩减矩阵Al-和缩减列向量bl-,根据Al-Ψl-= bl-求解得到Ψl-=Ψl-0,然后计算 bl-=AlΨl-0;如果关键序号集{l}中的元素都已尝试过,且未得到任何一个bl-b,那么应当结束寻优,跳到步骤5;如果在尝试关键序号集{l}中的元素l时,得到bl-b,那么将缩减矩阵Al-和缩减列向量bl-分别作为分析矩阵A和分析列向量b’,将元素l移出关键序号集{l},并跳到步骤4.4;其中Ψl-=[vl-,1vl-,2vl-,3vl-,4]TΨl-0=[vl-0,1vl-0,2vl-0,3vl-0,4]T

步骤4.4:求线性方程组=b’的解Ψ=Ψ0,其中 Ψ=[Ψ1Ψ2Ψ3Ψ4]TΨ0=[Ψ0,1Ψ0,2Ψ0,3Ψ0,4]T

步骤4.4结束后进行步骤4.5;

步骤4.5:计算vi=AiΨ0,然后计算τg=(smax-si)/(b-vi);取τg中大于零的那部分的最小值τmin对应的序号l2为新的关键序号,并将l2加入到关键序号集{l}中;

将基准段截面圆心坐标集{Oi’}更新为Oi’ +τminV1,其中:

根据更新后的{Oi’}更新状态元素集{si},smax更新为si的最大值;

将被测段测点集{Qk}更新为Qk+τminV2,其中:

根据更新后的{Qk}更新状态元素集{Tk};

将基准段测点集{Pi,j}更新为Pi,j+τminV3,其中:

根据更新后的{Pi,j}更新状态元素集{ti,j};

步骤4.5结束后完成一次寻优,进行步骤4.2;

步骤5:获得最终的基准段测点状态元素集{ti,j},比较所有基准段测点的ti,j,其中的最大值ti,j max和最小值ti,j min即为基准轴段的最小外切圆柱半径和最大内接圆柱半径,判断基准轴段是否符合被测轴设计尺寸要求,如果符合,进行步骤6,否则,判定该被测轴基准段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直接结束;

步骤6:获得最终的被测段测点状态元素集{Tk},比较所有被测段测点的Tk,其中的最大值Tk max和最小值Tk min即为被测轴段的最小外切圆柱半径和最大内接圆柱半径,判断被测轴段是否符合被测轴设计尺寸要求,如果符合,进行步骤7,否则,判定该被测轴被测段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直接结束;

步骤7:比较被测段所有测点的Tk,计算T=Tk max-Tk min即为被测段的径向全跳动误差;判断该被测轴是否符合其径向全跳动公差要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3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