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及加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6421.2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5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余美万;张利洁;邬爱清;张宜虎;范雷;罗荣;李玉婕;陈冲;向前;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F3/24 | 分类号: | B66F3/24;B66F3/25;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缓 冲击 荷载 千斤顶 加载 方法 | ||
1.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千斤顶包括缸体(1)、上活塞(4)、上活塞杆(2)和下活塞(6),所述上活塞(4)将缸体(1)分隔成上油缸(3)和下油缸(5),所述上活塞杆(2)置于活塞(4)的上端面,并与上活塞(4)连为一体,上活塞杆(2)从上油缸(3)上端伸出缸体(1);所述下活塞(6)置于下油缸(5)中心位置,在上活塞(4)的下端面中部对应开设有下活塞孔(7),下活塞(6)伸入下活塞孔(7)内,下端通过下活塞杆(11)与下油缸(5)的底面连为一体;在上油缸(3)的侧壁设有上通油孔(9),下油缸(5)的侧壁设有下通油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杆(2)、下活塞(6)与下活塞杆(11)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4)与缸体之间设有双向高压密封圈,下活塞(6)与下活塞孔(7)之间设置密封圈,下活塞杆(11)中间设置有贯通的气孔(8),气孔(8)穿过下活塞(6)、下活塞杆(11)以及油缸底座与大气联通。
4.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进行加载,千斤顶的上活塞杆作用于试体表面,其具体步骤如下:
(1)在加载前,将千斤顶的上活塞置于油缸中间,用一台油泵同时向千斤顶的上油缸和下油缸充等流量、等压力的低压缩性液压油,使千斤顶上活塞杆的出力大于预估的试体破坏荷载;
(2)在保证加压油缸始终处于恒压稳定状态下,关闭卸压油缸的充油管路,使活塞杆端面与试体受压面预接触;
(3)缓慢开启卸压油缸的卸压阀门使卸压油缸的液压匀速降低,加压油缸和卸压油缸的压力差作用于试体施加压力或拉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活塞顶面和上活塞底面的出力面积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缓冲击荷载的千斤顶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加压油缸和卸压油缸的压力差作用于试体施加压力时,步骤(2)中的卸压油缸为千斤顶的上油缸,加压油缸为千斤顶的下油缸;在步骤(3)中加压油缸和卸压油缸的压力差作用于试体施加拉力时,步骤(2)中的卸压油缸为千斤顶的下油缸,加压油缸为千斤顶的上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64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