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6200.5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561 | 分类号: | H04L67/561;H04L69/22;H04L101/659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记录网络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相邻两个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时刻和序号;通过所述网络,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一时刻和序号发送给所述网络中的末节点;其中,所述第一时刻用于供所述末节点确定将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第二时刻;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相同;所述第二时刻和所述序号用于供所述末节点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垂直行业对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的时延要求,如何实现确定性时延传输越来越重要,即,如何保证网络中相邻两个数据包的收发间隔是相同的。通常,可以采用时间敏感型网络(TSN,Time Scalar Network)技术或确定性网络(DetNet,Deterministic Networking)技术实现确定性时延传输,但是,需要对网络中的各设备进行硬件升级,成本高,难度大,因此如何低成本、便捷地实现确定性时延传输成了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中的首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记录网络中发送端设备发送相邻两个数据包中每个数据包对应的第一时刻和序号;
通过所述网络,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一时刻和序号发送给所述网络中的末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时刻用于供所述末节点确定将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第二时刻;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相同;所述第二时刻和所述序号用于供所述末节点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一时刻和序号发送给所述网络中的末节点,包括:
所述首节点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一时刻和序号携带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扩展头字段中;
所述首节点将所述IPv6扩展头字段携带于IPv6报文中;
所述首节点将所述IPv6报文发送给所述网络中的末节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中的末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中的首节点发送的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一时刻和序号;
根据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一时刻,确定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第二时刻;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二时刻和第一时刻的时间间隔相同;
按照所述第二时刻和序号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发送给所述接收端设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第二时刻,包括:
从网络的首节点、至少一个中间节点、末节点中确定处理时延最大的节点,并确定处理时延最大的节点对应的最大处理时延;
基于所述最大处理时延,以及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一时刻,确定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第二时刻。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最大处理时延,以及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第一时刻,确定将所述相邻两个数据包分别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第二时刻,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6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志上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影响植物的抗热性的基因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