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压滤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5561.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伟;庞碧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明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5/12 | 分类号: | B01D25/1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立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6 | 代理人: | 林章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压滤 | ||
1.一种改进压滤机,其包括:机架(1)、液压缸(2)、压紧板(3)、过滤板(4)和止推板(5),机架(1)包括左支撑架(32)、横梁(33)和右支撑架(34),横梁(33)两端分别连接左支撑架(32)和右支撑架(34),压紧板(3)和过滤板(4)滑动设置于横梁(33)上,液压缸(2)固定设置于左支撑架(32)上,且末端与压紧板(3)固定连接,止推板(5)固定设置于右支撑架(34)上,止推板(5)中间设置有物料进入孔,由输料泵将待压滤料液通过物料进入孔输入以进行压滤,其特征在于:过滤板(4)包括过滤板芯(9)、外框板(6)、滑动卡块(7)、料液筒(8)、柔性联动机构(13)以及滤布(10),过滤板芯(9)设置于外框板(6)内部,滑动卡块(7)分别设置于外框板(6)的两侧,过滤板芯(9)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通孔(37),过滤板芯(9)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孔(14),料液筒(8)穿过中心通孔(37)并固定于过滤板芯(9)的中心通孔(37)内,过滤板芯(9)的两侧依次固定设置有柔性联动机构(13)和滤布(10),柔性联动机构(13)两端分别接触滤布(10)和过滤板芯(9),用于带动滤布(10)沿料液筒(8)的轴向上下起伏;柔性联动机构(13)包括多根柔性辐条(21)和至少一根弧形柔性横条(22),多根柔性辐条(21)沿中心通孔(37)均匀布置且其一端紧贴中心通孔(37),多根柔性辐条(21)以中心通孔(37)的圆心为起点呈辐射状沿着过滤板芯(9)延伸布置,弧形柔性横条(22)整体为圆环状结构,且与中心通孔(37)呈同心圆的方式联通各柔性辐条(21);柔性辐条(21)和弧形柔性横条(2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底板(23)、柔性顶膜(24)和流动液(25),流动液封装于底板(23)和柔性顶膜(24)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料液筒(8)与柔性辐条(21)一端接触的地方均设置有穿出孔(20),料液筒(8)的内部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12),旋转驱动机构(12)能够随着流过料液筒(8)内的料液的流动而进行旋转,且能够通过穿出孔(20)而间歇的挤压驱动各柔性辐条(21),使得柔性辐条(21)随着料液的输入而进行抖动,带动滤布(10)沿着料液筒(8)的轴线方向上下抖动;旋转驱动机构(12)包括旋转圆筒(15)、旋转叶片(16)和弹性凸出模块(17),旋转圆筒(15)为空心筒状结构,旋转叶片(16)固定设置于旋转圆筒(15)的内部,弹性凸出模块(17)沿着旋转圆筒(15)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列,且弹性凸出模块(17)的数量及布置位置与料液筒(8)的穿出孔相适应,使得弹性凸出模块(17)在旋转圆筒(15)旋转时能够间歇的穿过穿出孔(20)而挤压柔性辐条(21)的末端,从而使得柔性联动机构(13)能够主动抖动,带动滤布(10)规律的抖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柔性顶膜(24)使用柔性材料制成,且具有一定伸缩性,能够随着流动液的增加或减小而进行起伏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底板(23)为直板结构安装于过滤板芯(9)的表面,柔性顶膜(24)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弹性凸出模块(17)包括旋转轴(40)、旋转片(18)和压紧弹簧(19),旋转轴(40)与旋转圆筒(15)轴线方向相同,旋转片(18)通过旋转轴(40)转动连接于旋转圆筒(15)的外侧,压紧弹簧(19)设置于旋转圆筒(15)和旋转片(18)之间,旋转片(18)的横向尺寸与穿出孔(20)相适应,从而能够由压紧弹簧(19)驱动而穿过穿出孔(20),挤压柔性辐条(21)的末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压滤机,其特征在于:在穿出孔(20)一侧设置有斜面结构,从而减小收紧旋转片(18)所需的旋转驱动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压滤机,其特征在于:料液筒(8)在两端分别设置有左锥形内壁(31)、右锥形内壁(27),锥形内壁中直径较小端均设置于靠近旋转驱动机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明职业大学,未经黎明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55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氢放氢纯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单晶PERC电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