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基坑变形的构造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5163.6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5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礼昕;苗恩新;柏志诚;翁翔;顾金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朱法恒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基坑 变形 构造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基坑变形的构造及施工方法,该构造包括沿着基坑周边设置的围护体,在围护体内侧设置有内支撑,在基坑内且垂直于基坑长边方向设置有连续的地中壁,所述地中壁是由下部的配筋地下连续墙和上部的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组成。本发明利用地中壁控制基坑变形,解决深基坑变形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既满足基坑施工安全要求,避免基坑变形较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基坑变形的构造及施工方法,属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大中型城市建设中,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土地成本越来越高,近而带来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地下空间的利用和发展,基坑工程深而大的特点也凸显出来。为控制基坑变形对地下、地上建构筑的影响,需要加大基坑围护体系的抗变形能力,这无疑增加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基坑变形的构造及施工方法,既满足基坑施工安全变形控制的要求,避免基坑变形较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基坑变形的构造,包括沿着基坑周边设置的围护体,在围护体内侧设置有内支撑,在基坑内且垂直于基坑长边方向设置有连续的地中壁,所述地中壁是由下部的配筋地下连续墙和上部的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组成。
进一步,所述围护体是在地下结构外边线外侧1~1.5m处设置的地下连续墙。
进一步,所述内支撑是围护体内侧设置的对撑或斜撑。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沿着基坑周边设置的围护体,再施工地中壁,所述所述地中壁是由下部的配筋地下连续墙和上部的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组成,地中壁采用成槽机分幅进行成槽,并在槽内首开幅两侧设置H型钢,在两侧H型钢之间焊接地连墙横向钢筋,并使H型钢顶标高与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顶标高一致;
步骤二、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逐步完成配筋地下连续墙和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使配筋地下连续墙和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组成的地中壁与围护体两侧长边相交;
步骤三、待围护体和地中壁达到设计强度后,分层开挖基坑内的土方,并在围护体内侧设置有内支撑;土方分层开挖过程中,边开挖土方、边破除素混凝土地下连续墙,通过配筋地下连续墙控制深层土体变形,地下结构施工完毕后,拆除内支撑,并回填基坑肥槽,直至基坑变形受控。
上述方法中,为确保素混凝土成幅且H型钢不变形,在两侧H型钢之间焊接槽钢支撑,同时在H型钢两侧设置绕流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利用地中壁控制基坑变形,解决深基坑变形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既满足基坑施工安全要求,避免基坑变形较大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又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地中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地连墙横向钢筋、H型钢以及槽钢支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截面图;
图5是图3的B-B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5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变流器I型三电平结构直并功率模块
- 下一篇:电芯供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