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国产化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功能配置方法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84511.8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杰;余高旺;白申义;毛林;许圣龙;赵琦;赵晓铎;张延海;魏艳伟;龚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10 | 分类号: | G06F11/10;G06F15/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朱晓娟 |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国产化 芯片 保护装置 及其 功能 配置 方法 装置 | ||
一种基于国产化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功能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应用功能的配置文件,每个所述配置文件包括标准化名称和对应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含有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初始化时,根据标准化名称,将所述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与存储的校验码进行比对;当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与存储的校验码不一致时,对配置信息进行进一步解析,根据解析结果重新配置应用功能。该方法减少了现有因需求多样引起的人为调试出错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国产化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作为其重要支撑的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可控和操作便捷等方面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型继电保护装置应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具备独立的知识产权、供应链、升级维护等技术,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生产、维护的全程可控,摆脱元器件物料及软件技术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被动局面。目前,如图1所示,基于国产化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中采用龙芯LS2K1000作为主控CPU、采用复旦微电子FMK50T4芯片作为FPGA、采用AD7606BSTZ芯片实现同步双AD过采样、采用GD32F450实现高性能Cortex-M4处理器功能等,上述芯片间采用CAN总线连接、智能人机通过标准以太网与CPU通讯。基于国产化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实现了装置插件的自由组合,增强了人机接口的通用性,具备高精度、高可靠的芯片全国化设计理念。
由于电力系统的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一种继电保护装置需要满足一种现场需求,因而不同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具有不同的应用功能,如与后台通讯功能、板件通讯功能、显示功能、安全功能等。目前,通常由程序设计人员根据现场需要调整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功能,既增加了程序设计人员的工作量,也造成运维人员的重复性工作,无形之中增加了人为出错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国产化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功能配置方法,减少了现有因需求多样引起的人为调试出错的风险。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国产化芯片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各应用功能的配置文件,每个所述配置文件包括标准化名称和对应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含有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
初始化时,根据标准化名称,将所述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与存储的校验码进行比对;
当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与存储的校验码不一致时,对配置信息进行进一步解析,根据解析结果重新配置应用功能。
具体地,含有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的配置信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根据关键字段及预设提取长度提取初始配置信息中的有效信息,并将提取的有效信息转换成二进制码;
对转换成的二进制码进行CRC校验,将生成CRC校验码作为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放置在所述配置文件的预设位置,形成含有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的配置信息。
具体地,所述将所述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与存储的校验码进行比对,包括:
从所述关键字段中提取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并将提取的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与存储的校验码进行比对。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解析结果重新配置应用功能之后,还包括:
存储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以更新所述存储的校验码。
进一步地所述的功能配置方法,还包括:
当配置文件实时校验码与存储的校验码一致时,不再对对应的配置信息进行进一步解析,跳过对应的配置文件,维持原功能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4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