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去雾霾显示系统及其去雾霾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3675.9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黎思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7/11;G06T7/41;G06T7/90;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周东呈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时 去雾霾 显示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实时去雾霾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1)、图像预处理模块(2)、图像去雾处理模块(3)和图像显示模块(4),图像采集模块(1)、图像预处理模块(2)、图像去雾处理模块(3)和图像显示模块(4)依次连接;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1包括有图像抓拍单元(11)、环境数据采集单元(12)、数据记录单元(13)和数据发送单元(14),用于采集初始图像数据和对应的环境信息数据;
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2)包括有数据接收单元(21)、SLIC图像处理单元(22)和双边滤波单元(23),用于对初始图像进行分割和清晰化处理;
所述图像去雾处理模块(3)包括有天空分离单元、大气透射率计算单元和图像复原单元,用于对图像进行去雾霾复原,获得增强后无雾霾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去雾霾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抓拍单元(11)、环境数据采集单元(12)均与数据记录单元(13)连接,数据记录单元(13)与数据发送单元(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时去雾霾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单元(21)、SLIC图像处理单元(22)和双边滤波单元(23)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时去雾霾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空分离单元、大气透射率计算单元和图像复原单元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实时去雾霾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显示模块(4)包括有图像显示单元(41)、图像调用单元(42)和操作单元(43),图像显示单元(41)、图像调用单元(42)和操作单元(43)依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时去雾霾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数据备份模块(5)和远程接收端(6),数据备份模块(5)与图像显示模块(4)连接,数据备份模块(5)还与远程接收端(6)无线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实时去雾霾显示系统的去雾霾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图像获取:图像抓拍单元(11)多次抓拍图像,得到同一环境下的多张图像后送入数据记录单元(13),环境数据采集单元(12)实时采集环境信息数据,并伴随图像一同输入数据记录单元(13),图像数据单元(13)通过数据发送单元(14)向图像预处理模块(2)发送图像数据和环境数据;
S2、图像处理:
S21、数据接收单元接收得到图像数据和环境数据后依次利用SLIC图像处理单元(22)和双边滤波单元(23)分割图像和细节增强;
S22、图像去雾处理模块(3)利用天空分离单元对处理后的分割图像,提取每个区域的深度信息,合并深度信息最接近的相邻区域,并由颜色和纹理条件检测出天空区域,实现天空和非天空的分离,还利用大气透射率计算单元对处理后的分割图像进行大气光值估计,获得大气光值,并计算出图像的大气散射估计值,最后根据大气散射估计值与大气光值计算获得大气透射率,最后利用图像复原单元根据大气透射率对初始雾霾图像进行去雾霾复原,获得增强后无雾霾图像;
S3、图像显示:操作单元(43)通过图像调用单元(42)调用图像后从显示单元(41)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36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