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与三元材料前驱体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2495.9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6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亚祥;冉建军;张颖;唐攀;郑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525;H01M4/13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51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 材料 前驱 生产 系统 体制 方法 | ||
1.一种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应釜、陈化槽、第二反应釜、过渡槽、调浆槽;
所述第一反应釜通过管路与所述陈化槽连通;
所述陈化槽具有第一浆体出口,所述第一浆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反应釜连通;
所述第二反应釜具有第二溢流口与第二料液出口;所述第二溢流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过渡槽连通;所述第二料液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调浆槽连通;
所述过渡槽具有第二浆体出口,所述第二浆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调浆槽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体积,所述第二反应釜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的容积为7.0-14.0m3,釜体径高比为1:(1.1-2.0);所述第二反应釜的容积为5.0-7.0m3,釜体径高比为1:(1.3-1.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设置为一个,所述第二反应釜设置为三个,三个所述第二反应釜并列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釜中,所述第二溢流口位于所述第二料液出口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与所述第二反应釜内均设有搅拌器、温度传感器和pH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釜体外均设有保温层,所述第一反应釜与所述第二反应釜的进料管外均套设有加热器;
所述保温层为夹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釜、所述第二反应釜、所述陈化槽、所述过渡槽以及所述调浆槽内均设有挡流板。
9.一种三元材料前驱体制备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生产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材料前驱体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前驱体反应原料通入所述第一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反应后的物料输送到所述陈化槽内;
步骤(2)、所述陈化槽内的物料进行陈化后输送到所述第二反应釜内;同时将前驱体反应原料通入所述第二反应釜内;
在所述第二反应釜内的物料反应过程中,将部分物料通过所述第二溢流口输送到所述过渡槽内;
步骤(3)、所述第二反应釜内的物料反应结束后,将所述第二反应釜内的物料通过所述第二料液出口输送到所述调浆槽内,同时将所述过渡槽内的物料输送到所述调浆槽内;所述调浆槽内的物料混合均匀后输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反应原料包括镍钴锰三元素总量为80-150g/L的镍钴锰硫酸盐溶液、25-40wt%的NaOH溶液、10-20wt%的氨水溶液。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钴锰硫酸盐溶液中,镍、钴、锰的摩尔比为30-95:0-33:0-40。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元材料前驱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控制所述第一反应釜内的温度为30-70℃,pH为11.00-12.50,体系中游离氨浓度为8.0-15.0g/L,镍钴锰硫酸盐溶液的流量为500-700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4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钢厂缩短板坯驻炉时间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血液净化及其参数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