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轧钢厂缩短板坯驻炉时间的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2487.4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7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魏殿国;程兵;万京涛;郇锋;郭燕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0 | 分类号: | B21B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肖月华 |
地址: | 27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钢厂 缩短 板坯驻炉 时间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钢厂缩短板坯驻炉时间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驻炉时间控制目标和装钢数量控制目标;S2、根据装钢数量计算出板坯间隔,板坯间距实施最大间距空位,热、冷板坯集中在一个炉卷换辊周期,冷板坯在计划前6支内,按正常装钢控制,后面热板坯最大间距空位,根据装钢数量,小换辊控制10~12分钟时间间隔,大换辊控制20~22分钟时间间隔;S3、计划间空位,依据钢种、冷热状态和驻炉时间长短,计算出生产计划与生产计划之间的空位、控时间操作和生产计划内小换辊操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满足轧线需求、降低驻炉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轧钢厂缩短板坯驻炉时间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使用一台加热炉时,加热能力小于轧线能力,造成轧机作业率低;使用两台加热炉时,轧线能力小于加热能力,造成加热炉内板坯驻炉时间过长,产生烧损及其他加热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满足轧线需求、降低驻炉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的轧钢厂缩短板坯驻炉时间的操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轧钢厂缩短板坯驻炉时间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驻炉时间控制目标和装钢数量控制目标;
S2、根据装钢数量计算出板坯间隔,板坯间距实施最大间距空位,热、冷板坯集中在一个炉卷换辊周期,冷板坯在计划前6支内,按正常装钢控制,后面热板坯最大间距空位,根据装钢数量,小换辊控制10~12分钟时间间隔,大换辊控制20~22分钟时间间隔;
S3、计划间空位,依据钢种、冷热状态和驻炉时间长短,计算出生产计划与生产计划之间的空位、控时间操作和生产计划内小换辊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板坯为厚度为200~220mm的冷坯普碳钢时,板坯入炉温度小于300℃、驻炉时间140~190min、控制目标140~150min、装钢数量28~30支;所述S1中的板坯为厚度为200~200mm的热坯普碳钢时,板坯入炉温度300~400℃、驻炉时间130~180min、控制目标130~140min、装钢数量25~28支;所述S1中的板坯为厚度为200mm的200系不锈钢时,板坯入炉温度小于300℃、驻炉时间200~240min、控制目标200min、装钢数量36支;所述S1中的板坯为厚度为200mm的300系不锈钢时,驻炉时间200~250min、控制目标200~210min、装钢数量36支;所述S1中的板坯为厚度为200mm的400系不锈钢时,驻炉时间200~240min、控制目标200min、装钢数量36~44支。
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计划空间位,当前计划钢种为碳钢(凉),后计划钢种为碳钢(热)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控20分钟时间,不空位;当前计划钢种为碳钢(热),后计划钢种为碳钢(凉)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连续装钢;当前计划钢种为不锈钢,后计划钢种为碳钢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凉板坯空位5米,热板坯空位7米;当前计划钢种为碳钢,后计划钢种为200、300系不锈钢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连续装钢;当前计划钢种为碳钢,后计划钢种为400系不锈钢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空位5米;当前计划钢种为200、300系不锈钢,后计划钢种为400系不锈钢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凉板坯空位5米,热板坯空位7米;当前计划钢种为400系不锈钢,后计划钢种为200、300系不锈钢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空位5米。
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生产计划内小换辊操作,当前生产计划钢种为碳钢(凉),后计划钢种为碳钢(热)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控20分钟时间,不空位;当前生产计划钢种为碳钢(热),后计划钢种为碳钢(凉)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连续装钢;当前生产计划钢种为碳钢(热),后计划钢种为碳钢(热)时,其空位要求为后计划控10分钟时间,不空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4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