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细微粉尘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82329.9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郝晓刚;王虹蕴;张忠林;杜晓;刘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34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微 粉尘 煤化工 废水 处理 工艺 装置 | ||
1.一种含细微粉尘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煤气化废水连接第一过滤器进行过滤处理,以除去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除去悬浮物的废水进行气浮除油,除油废水流入渗透汽化原料储槽经渗透汽化-分级冷凝工艺处理,从而分离出酚类化合物;渗透汽化残余液从渗透汽化原料储槽中流入残余液收集器中,在残余液收集器中静置使微小粉尘团聚而发生沉降分层,将静置分层的残余液连接第二过滤器进行除尘处理,除尘废水进行蒸氨处理,蒸氨废水进入下一步生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细微粉尘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中酚类含量为500~50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细微粉尘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汽化-分级冷凝装置包含渗透汽化原料储槽,渗透汽化原料储槽连接料液循环泵,料液循环泵连接渗透汽化槽,渗透汽化槽连接第一级冷凝器,第一级冷凝器下方连接着第一储料罐,第一级冷凝器串联第二级冷凝器,第二级冷凝器下方连接第二储料罐,第二级冷凝器的出口连接真空泵,第二储料罐的出口连接渗透汽化原料储槽形成循环体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细微粉尘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冷凝器中获得的高纯度苯酚的纯度大于99.5 wt%;第二冷凝器截留未被冷凝的蒸汽与小部分有机蒸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细微粉尘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汽化-分级冷凝处理采用抽真空法;渗透汽化膜下游的低压真空条件为绝压在30-2000 Pa范围;渗透汽化膜优选为聚醚嵌段聚酰胺复合平板膜;渗透汽化原料储槽操作温度为30-100 ℃;第一级冷凝器操作温度为-30-30 ℃;第二冷凝器的操作温度为-200-50 ℃;最终的酚类化合物回收率能达到95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细微粉尘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化工废水的粉尘粒径在1 μm以下。
7.一种含细微粉尘煤化工废水的处理装置,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含细微粉尘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器、气浮除油装置、渗透汽化-分级冷凝装置、残余液收集器、第二过滤器、蒸氨处理装置和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的渗透汽化-分级冷凝装置包含渗透汽化原料储槽,渗透汽化原料储槽连接料液循环泵,料液循环泵连接渗透汽化槽,渗透汽化槽连接第一级冷凝器,第一级冷凝器下方连接着第一储料罐,第一级冷凝器串联第二级冷凝器,第二级冷凝器下方连接第二储料罐,第二级冷凝器的出口连接真空泵,第二储料罐出口连接渗透汽化原料储槽形成循环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3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