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致变色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2306.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景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摩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G18/76;C08G18/73;C08G18/66;C08G18/48;C08G18/34;C08G18/32;C08G18/12;C08G18/08;C09K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肖明芳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聚氨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致变色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将二元异氰酸酯、儿茶素类化合物和鞣酸混合,加入到含交联剂的丙酮溶液中,再加入二羟甲基丙酸、扩链剂和催化剂,反应得到预聚体溶液;在制得的预聚体溶液中加入聚醚和亚铁盐,混合均匀后在120‑150℃下处理20‑30min,然后升温至200℃流延成膜,即得。本发明通过预聚合方法将儿茶素类化合物和鞣酸接枝到二异氰酸酯分子中,再通过聚醚和亚铁盐,形成鞣酸亚铁及儿茶素亚铁络合物。儿茶素作为多酚化合物能够通过光引发的酚自由基共轭作用传递电子,实现鞣酸亚铁和儿茶素亚铁络合物向鞣酸铁和儿茶素铁络合物的转变而呈蓝黑色。当转移至暗环境下,儿茶素恢复至原有状态,使得铁转变会亚铁而褪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雾聚氨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致变色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消费产品的外观装饰有了更高要求,例如手机的外观已经成为产品是否畅销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近年,渐变色的引入给手机后盖装饰带了新的变化,使得手机后盖变得更具美感和夺目。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装饰膜片,其颜色固定不变。为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外观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引入新的设计元素。因此,业内亟需一种新的光致变色渐变膜及其制备方法。
然而,目前光致变色膜的不足在于其寿命较短,抗疲劳性能差,这也限制了其应用效果与应用时长,增大了使用成本。为解决寿命问题,研究者尝试研发新化合物结构,这一研究增大了制备成本,但相对的使用寿命并未得到质的提升。另有研究者通过改进配方,向其中引入紫外光吸收剂、光稳定剂等添加剂,抑或通过聚合物或微胶囊等对其进行包覆,以使光致变色材料隔绝外界环境,延长其使用寿命。但多道工序的背后是制备成本的增加,并且以损失部分显色性能为代价,换来使用寿命的提升。此外,聚合物或微胶囊壳材料聚合物因自身发生老化而黄变,亦会影响光致变色材料的整体显色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致变色聚氨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得到的聚氨酯薄膜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性能,且耐疲劳度大大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致变色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二元异氰酸酯、儿茶素类化合物和鞣酸混合,加入到含交联剂的丙酮溶液中,再加入二羟甲基丙酸、扩链剂和催化剂,反应得到预聚体溶液;
S2:在步骤S1制得的预聚体溶液中加入聚醚和亚铁盐,混合均匀后在120-150℃下处理20-30min,然后升温至200℃流延成膜,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摩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摩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