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地下水与植被生态需水关系的试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82192.7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赵留辉;韩立鹤;段晓宏;夏先芳;张强;秦榛;康璇;刘毅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地下水 植被 生态 关系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测试地下水与植被生态需水关系的试验方法,所述方法于拟施工开挖的隧址区内实时采集信息,包括:通过钻孔内的地下水水位监测仪器采集地下水水位信息;通过探坑内的土壤含水率监测探针采集土壤含水率信息;通过植物茎干处的插针式植物茎流计采集植物耗水量信息;将所有采集信息发送至数据收集终端储存。该方法可对试验区的气候、地下水水位、土壤含水率及植物耗水量进行连续准确的监测,实时数据可以实时上传浏览,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与各类问题,并及时加以处理,确保试验成功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水环境影响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地下水与植被生态需水关系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在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其疏排水会对隧址区以及周围的原有地下水天然渗流场造成改变甚至破坏,现有地下水水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主要关注集中于隧道疏排水的水量与其对基岩内部潜水、承压水渗流场的影响范围,甚少有关于地下水水位波动-土壤含水率-植被水分运移立体动态研究,而后者才是隧道施工与运行过程中对隧址区水环境与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完整模式。
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水位—土壤含水率—植物耗水量的详细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分析气候条件对各项数据的影响,建立各个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提高铁路隧道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的精确程度与科学性,降低后期设计与施工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地下水与植被生态需水关系的试验方法,构建试验系统并采集相关数据,为地下水水环境影响试验提供借鉴。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测试地下水与植被生态需水关系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于拟施工开挖的隧址区内实时采集信息,包括:
通过钻孔内的地下水水位监测仪器采集地下水水位信息;
通过探坑内的土壤含水率监测探针采集土壤含水率信息;
通过植物茎干处的插针式植物茎流计采集植物耗水量信息;
将所有采集信息发送至数据收集终端储存。
钻孔位于隧道施工地下水涌水影响范围内,深入基岩,揭露第四系覆盖层,孔径大于70mm,地下水水位监测仪器放置在钻孔内。
探坑截面为方形,截面为1m×1m,深2m,其中靠近钻孔一面内壁垂直,自上而下在不同深度安装土壤含水率监测探针。
土壤含水率监测探针的设置深度为10cm、20cm、50cm、1m、2m。
钻孔和探坑的距离不小于5m。
插针式植物茎流计在单个植物上安装2处。
沿着推测隧道疏排水降位漏斗发展方向布置1-2个浅孔,用于检测隧道疏排水降位漏斗的形态。
设置1个浅孔时,距离钻孔20m;设置2个浅孔时,距离钻孔分别为20m、40m。
于隧址区内设置小型气象站,采集降雨量、湿度、温度信息。
钻孔的孔口覆盖层下套管进行保护并在孔口加盖。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针对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水位—土壤含水率—植物耗水量的详细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监测,提出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整个设计操作性强,简单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2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