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气藏多层开发气井分层产量贡献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1984.2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平;李进步;李娅;李小锋;于占海;刘平;付斌;白玉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3/14;G06Q5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赵娇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多层 开发 气井 分层 产量 贡献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气藏多层开发气井分层产量贡献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测待测气井的最终累计产量;步骤2)预测待测气井的井底流压,并与原始地层压力对比得到压降;步骤3)建立待测气井所属区块不同储层类型的压降与泄流半径关系图版;步骤4)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的储层类型,根据步骤2)的压降和步骤3)的不同储层类型的压降与泄流半径关系图版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的泄流半径,根据泄流半径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的泄流面积;步骤5)根据步骤4)待测气井各小层的泄流面积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的产量贡献指数;步骤6)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分层日产量和分层最终累计产量,对待测气井进行分层产量贡献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气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密气藏多层开发气井分层产量贡献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致密气藏进入稳产中后期,剩余储量挖潜是延长气田稳产期的重要手段。对于多层开发气井来说,弄清各个开发层系动用储量情况是评价剩余储量的基础。
CN110685651A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年产出剖面测试资料与测井解释参数,建立气层组分年分层产量贡献率与测井解释参数的综合关系来计算分层产量贡献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大量气井参与且连续进行多年产出剖面测试才能总结出规律,对于常规气藏运用该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对于效益较差、采取低成本开发战略的致密砂岩的气藏,多井参与试验,且连续多年进行测试,从工作量、测试费用及时间成本都是不可行的。
CN109594981A专利公开了一种测量井下分层产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井下分层温度、井下地温梯度曲线和井下压力反演计算得到井下分层油气产量,实现定点测量,检测效率高。但致密砂岩气藏储层致密、非均质强,原始地层温度及压力有差异,且90%以上的井都有产水现象,产水对压力的影响巨大,且该方法对已有生产管柱有一定要求,因此该方法在某些气田及致密砂岩气藏通用性不高。
现有产量分层贡献劈分无依据,仅靠经验分层,个人差异大,现场生产剖面测试等各类分层测试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高,目前还没有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分层产量评价较为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致密气藏多层开发气井分层产量贡献评价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1:对于效益较差、采取低成本开发战略的致密砂岩的气藏,多井参与试验,且连续多年进行测试,从工作量、测试费用及时间成本都是不可行的;2:致密砂岩气藏储层致密、非均质强,原始地层温度及压力有差异,且90%以上的井都有产水现象,产水对压力的影响巨大,且该方法对已有生产管柱有一定要求,现有方法在某些气田及致密砂岩气藏通用性不高;3:现有产量分层贡献劈分无依据,仅靠经验分层,个人差异大,现场生产剖面测试等各类分层测试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高,目前还没有针对致密砂岩气藏分层产量评价较为有效和准确的方法等问题。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致密气藏多层开发气井分层产量贡献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测待测气井的最终累计产量;
步骤2)预测待测气井的井底流压,并与原始地层压力对比得到压降;
步骤3)建立待测气井所属区块不同储层类型的压降与泄流半径关系图版;
步骤4)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的储层类型,根据步骤2)的压降和步骤3)的不同储层类型的压降与泄流半径关系图版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的泄流半径,根据泄流半径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的泄流面积;
步骤5)根据步骤4)待测气井各小层的泄流面积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的产量贡献指数;
步骤6)根据步骤1)待测气井的最终累计产量和步骤5)待测气井各小层的产量贡献指数确定待测气井各小层分层日产量和分层最终累计产量,对待测气井进行分层产量贡献评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1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电机调节器
- 下一篇:一种井下巡检机器人的防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