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艾灸的燃点恒距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1931.0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明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冯龙;王记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艾灸 燃点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为用于艾灸的燃点恒距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滑动支撑板、滑动槽、夹持部、动力部,支撑架包括转动臂,转动臂对称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转动臂包括转动杆,转动杆能够绕其一端转动,其另一端的端头固定设置有换向台;滑动支撑板卡和在换向台上;滑动槽固定在滑动壳上;夹持部滑动的设置在滑动槽上,用于夹持艾条;动力部设置在滑动槽内;滑动槽的两侧壁上对称的设置有伸缩筒,伸缩筒内设置有伸缩杆,一个伸缩杆上设置有红外发射探头,另一个伸缩杆上设有红外接收探头,红外发射探头与红外接收探头对称设置,红外接收探头用于接收红外发射探头发出的红外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艾灸的燃点恒距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目前在进行艾灸治疗时,多采用人工手持艾条进行治疗和简单的夹持装置将艾条进行简单的固定两种方式,采用人工手持艾条进行治疗时,手臂需要长时间的保持在一个固定位置,增加了治疗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浪费治疗人员的人力资源,这种手持艾条式进行艾灸的治疗方式,费时费力,且加大了治疗人员的劳动强度;继而产生了艾条夹持装置将艾条机械的固定在某一位置进行艾灸治疗的方式,但是该方法所采用的夹持器具,只能完成简单的夹持功能,对于一些特殊穴位或者病患处于特殊体位时,这种简单的夹持器械就不能很好的胜任此时患者的治疗需求,即不能够胜任需要在满足任意角度或者任意穴位进行治疗时的需求;同时,上述的简单的夹持器械,不具备人的思维和意识,不能够像人一样根据艾灸治疗时的各种情形作出相应的改变,比如在进行艾灸治疗时,随着时间的进行,艾灸会越燃越短,艾条的燃点距离需要灸治的穴位也会越来越远,因为艾灸的治疗原理就是利用艾条燃烧时燃点的温热作用和艾条燃烧后产生的艾烟渗透肌肤、疏通经络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在上述情形下,随着时间的增长,艾条越燃越短导致燃点距离穴位越来越远,会使得艾灸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本发明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设计的,为了解决目前进行艾灸治疗时人工手持式治疗方法造成的费时费力,增大治疗人员劳动强度和简单的夹持器械无法解决艾灸时艾条的燃点至穴位的距离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很好的解决目前进行艾灸治疗时人工手持式治疗方法造成的费时费力,增大治疗人员劳动强度和简单的夹持器械无法解决艾灸时艾条的燃点至穴位的距离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艾灸的燃点恒距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滑动支撑板、滑动槽、夹持部、动力部,支撑架包括转动臂,转动臂对称的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其能够在竖直方向内做圆周转动,且能够在转动任意角度后完成固定,转动臂包括转动杆,转动杆能够绕其一端转动,其另一端的端头固定设置有换向台;滑动支撑板活动连接在换向台上,其包括支撑板和滑动壳,滑动壳套设在支撑板上,且能够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槽固定在滑动壳上,使得滑动槽能够在滑动壳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跟随滑动壳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夹持部滑动的设置在滑动槽上,其上设有夹持孔,用于夹持艾条;动力部设置在滑动槽内,其与夹持部连接,并能够驱动夹持部在滑动槽上滑动;滑动槽的两侧壁上对称的设置有伸缩筒,伸缩筒内设置有伸缩杆,其中一个伸缩杆上设置有红外发射探头,另一个伸缩杆上设有红外接收探头,红外发射探头与红外接收探头对称设置,红外接收探头用于接收红外发射探头发出的红外线;艾条能够伸入红外发射探头与红外接收探头之间,使得在艾条伸入红外发射探头与红外接收探头之间的情况下,艾条阻挡红外接收探头接收红外发射探头发出的红外线,并控制电机断电,在艾条伸出红外发射探头与红外接收探头之间的情况下,红外接收探头能够接收到红外发射探头发出的红外线,控制电机通电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明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明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1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版印刷机上墨装置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急救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