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81576.7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胜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20;A61P1/16;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金昌锦科标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3 | 代理人: | 王园园 |
| 地址: | 7306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乙型肝炎 肝硬化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A相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茵陈15‑20份、柴胡15‑20份、生地30‑60份、山药15‑20份、山萸肉15‑20份、丹皮10‑15份、泽泻10‑15份、茯苓10‑15份;B相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生姜15‑20份、甘草15‑20份、厚朴15‑20份、炒香附15‑20份、生白术15‑20份、炒杜仲15‑20份、续断15‑20份、败酱草15‑30份。配方合理,利用多种养肝、护肝的中药成分结合一些常用的有利于身体吸收的中药进行炮制,且加工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不高,有利于市场推广,可以很好的治疗患者的乙型肝炎及肝硬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系由乙肝病毒(HBV)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亦可隐匿发病,常在体检时发现。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多见,表现为食欲缺乏、厌油、恶心、腹胀、便溏等。多数病人有乏力、肝区不适。常于劳累、情绪改变、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部分病人有低热及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头昏、失眠、多梦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急躁易怒、周身不适、腰腿酸软等。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倾向,表现为齿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淤斑。少数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健康状况下降,可呈肝性病容,表现为面色晦暗,青灰无华。可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质地中等或较硬,有触、叩痛,脾脏可进行性肿大。部分病人发生内分泌紊乱,出现多毛、痤疮、睾丸萎缩、男性乳房发育、乳头色素沉着,乳房可触及界限清楚的硬块。
肝硬化(hepatic scler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目前,还没有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特效药,不宜滥用药物,否则将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制备简单的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由A相和B相组成;
所述A相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茵陈15-20份、柴胡15-20份、生地30-60份、山药15-20份、山萸肉15-20份、丹皮10-15份、泽泻10-15份、茯苓10-15份;
所述B相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生姜15-20份、甘草15-20份、厚朴15-20份、炒香附15-20份、生白术15-20份、炒杜仲15-20份、续断15-20份、败酱草15-30份。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还包含C相,所述C相包含金银花10-15份、海棠子5-15份、枸杞15-25份。
作为优选,所述A相中还包含海藻10-15份。
所述治疗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胜,未经李东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1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打孔器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炭化处理方法及其炭化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