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耳线剪切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81426.6 | 申请日: | 2020-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沈忠良;杨少增;蔡永根;郑子军;高云霄;祝理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6D1/30 | 分类号: | B26D1/30;B26D5/12;B26D5/04;B26D7/26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 地址: | 315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剪切 机构 | ||
一种新型耳线剪切机构,属于口罩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直线导轨和滑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第一剪刀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滚轮的第二剪刀固定块、沿所述直线导轨方向连接所述第一剪刀固定块的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剪刀固定块和第二剪刀固定块的剪刀,所述滑槽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向所述直线导轨一侧倾斜设置。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一个动作即可同时完成避让和剪切,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性能稳定,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耳线剪切机构。
背景技术
平面口罩机在生产口罩的过程中需要对口罩上的耳线进行剪切,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耳线剪切机构如申请号为202010391584.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用夹钳气缸通过万向节带动剪刀完成剪切动作,该结构前后位置保持固定,整体可沿导轨左右移动;用气缸推动滑块,滑块上的圆柱销与剪刀上的斜槽配合运动,完成剪切动作;气缸伸出后,限位块确保剪刀机构的切割位置,当导杆上的限位块达到极限时,气缸继续伸出,连接块,剪刀座和剪刀不再向前移动,推块将压缩弹簧并通过推块销推动剪刀完成切割动作并切断耳线。
上述耳线剪切机构具有如下缺点:(1)此机构工作周期的长短将直接决定每天生产口罩的数量,然而,上述机构的避让与剪切为独立的两个动作,此项设计将很大程度的增加生产周期,影响产量;(2)上述机构所使用的刀片均为非标定制刀片且零件较多(约为15-20个),结构较为复杂 ,此项很大程度的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机构的稳定性;(3)刀片为易损件,刀片更换较为复杂且用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耳线剪切机构,其结构简单紧凑,一个动作即可同时完成避让和剪切,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性能稳定,成本更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耳线剪切机构,包括基板、设于所述基板上的直线导轨和滑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的第一剪刀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滚轮的第二剪刀固定块、沿所述直线导轨方向连接所述第一剪刀固定块的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剪刀固定块和第二剪刀固定块的剪刀,所述滑槽远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向所述直线导轨一侧倾斜设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驱动装置具体为直线驱动装置,以气缸为例,当气缸处于回缩状态时,气缸输出端通过第一剪刀固定块将剪刀完全拉回至基板内,以实现剪刀对于耳线机旋转时的避让。当气缸伸出时,气缸通过滑块及第一剪刀固定块沿直线导轨推动剪刀的一个柄,剪刀的另一个柄带动第二剪刀固定块通过滚轮沿滑槽移动,当剪刀被推至基板上远离气缸一端时,一方面剪刀伸出基板,同时由于滑槽在该端靠近直线导轨,以使第二剪刀固定块靠近第一剪刀固定块,即使得剪刀的两个柄靠拢,完成剪切动作。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第一剪刀固定块及第二剪刀固定块的端部均设有插槽,所述第一剪刀固定块及第二剪刀固定块上设有连通所述插槽的定位孔,所述剪刀的柄上设有配合所述定位孔的固定孔,所述定位孔与固定孔之间设有定位件。所述剪刀的安装结构简单,拆装更换便捷,通过将剪刀柄插入插槽,并可通过如螺钉等定位件于定位孔和固定孔进行定位,稳定可靠。并且,所述结构使得本装置可适应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剪刀片,而无需定制剪刀片,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成本更低。
作为本发明优选,所述固定孔至少具有沿剪刀柄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剪刀的刀刃在持续高强度的使用下,其用于剪切的部位易发生磨损而影响正常剪切,所述结构使得剪刀柄的插入深度可进行适当调节,然后通过不同的固定孔与定位孔的配合进行定位,以改变剪刀用于剪切耳线的部位,提高剪刀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1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