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电网长过程仿真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81406.9 | 申请日: | 2020-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鹏;李峰;毛文博;王刚;潘玲玲;刘俊;耿建;单瑞卿;张振安;崔惟;王珂;汤必强;石飞;王礼文;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齐书田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柔性 负荷 电网 过程 仿真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电网长过程仿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1)、将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挂接在挂接点做等值负荷处理;2)、获取挂接点的等值负荷功率曲线;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基础功率曲线;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实际功率曲线;3)、基于三条曲线计算挂接点电网长过程闭环仿真中的t时刻的等值负荷功率P(ld,t)。本发明实现了含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电网长过程仿真,为电网中众多特性复杂的源网荷储协同控制参与对象提供逼真的仿真环境,节省试验环节成本,增强电网真实运行环境下的试验验证能力,提高电网调控系列软件对电网控制的精益化水平和电网公司运营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仿真模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电网长过程仿真模拟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电源侧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能源生产和消费分布的不均衡,使得受端电网的直流受电比例增加;同时,风光电源无法提供转动惯量,导致受端电网的转动惯量不足,系统对快速调节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负荷侧可调节资源则日益丰富,控制方式日趋成熟,通过营销负控、车联网平台、综合能源服务商以及大用户直控等方式,可以充分挖掘负荷侧互动资源的可调潜力。源网荷互动运行涉及调度、交易、营销、配用电等多系统、多层级和多角色的协同,互动资源数量巨大、特性迥异、控制手段和性能不一,其工程应用还需要进行大量分析、研究和验证。基于缺乏大量工程应用实例,不同业务部门亟需借助源网荷储仿真平台来开展源网荷互动相关业务的功能研发及验证。
目前对源网荷各环节的独立仿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大电网仿真方面,PSSE和PSASP已经比较成熟;配电网仿真方面,配电网潮流软件OpenDSS已经被广泛使用;负荷侧仿真方面,建筑能耗模拟引擎Energy Plus也是一个强大的用户级负荷仿真工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电网连续运行仿真软件V1.0》(2016SR332198)能够跟踪指定的发电负荷曲线,实现电力系统连续运行过程的模拟。以上仿真软件一方面未能较好的实现大电网全流程的仿真模拟,另一方面构建的仿真模型局限于传统发电机、负荷等;无法实现含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仿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电网长过程仿真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含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电网长过程仿真方法,包括:
1)、将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挂接在挂接点做等值负荷处理;
2)、获取挂接点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所述第一曲线为挂接点的等值负荷功率曲线;所述第二曲线为挂接点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基础功率曲线;所述第三曲线为挂接点新能源、储能及柔性负荷的实际功率曲线;
3)、基于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计算挂接点电网长过程闭环仿真中的t时刻的等值负荷功率P(ld,t)。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挂节点在变压器220kV侧。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曲线由电网中各区域发电负荷曲线生成功能生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二曲线通过新能源预测、储能计划编制或负荷预测得到。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三曲线为在第二曲线上预设满足波动特性和电网控制目标的功率波动获得。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中,采用线性插值方法,从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和第三曲线中计算t时刻的等值负荷功率P(ld,t)。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t时刻的等值负荷功率P(ld,t)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1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弹性布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用于焦炉脱碳的方法及相关系统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