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81235.X | 申请日: | 2020-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钟景钊;陈深明;林忠民;陈英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一胶粘(中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75/04;C09J11/04;C09J7/38;C08G18/12;C08G18/66;C08G18/48;C08G18/44;C08G18/34;C08G18/61;C08G18/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赵琴娜 |
| 地址: | 5284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水性 聚氨酯 聚硅氧烷压敏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聚二元醇、羧酸亲水二元醇进行干燥,加入二异氰酸酯、催化剂、抗氧化剂搅拌反应,生成异氰酸酯封端的第一预聚体;加入双氨基封端聚硅氧烷、交联剂,反应得到第二预聚体;加入中和剂反应成盐,再加入水分散乳化,脱除有机溶剂,得到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乳液;加入多巴胺改性石墨烯,分散均匀,得到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该方法制得的压敏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导热性等优异综合性能,且操作简单,容易实施,利于扩展压敏胶的应用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压敏胶在压力作用下可以使被粘物很好地粘接到一起,其具有一定的初黏性和持黏性,在无污染的情况下可反复使用,剥离后对被粘材料表面无破坏、无污染,在工业、农业、交通、医疗、国防和日常生活中均有广泛应用。
水性聚氨酯压敏胶是一种具有良好初粘力和较高剥离强度的压敏胶,但是其耐热性较差,在12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使用时,易造成剥离强度急剧下降,另外还存在导热性能差等弊端,难以满足压敏胶带制品在高温环境的应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压敏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导热性等优异综合性能。
第二方面,提供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
第三方面,提供应用上述的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制成的压敏胶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聚二元醇、羧酸亲水二元醇进行干燥,加入二异氰酸酯、催化剂、抗氧化剂搅拌反应,生成异氰酸酯封端的第一预聚体;
S2、向步骤S1产物中加入双氨基封端聚硅氧烷、交联剂,反应得到第二预聚体;
S3、向步骤S2产物中加入中和剂反应成盐,再加入水分散乳化,脱除有机溶剂,得到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乳液;
S4、向步骤S3所得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乳液中加入多巴胺改性石墨烯,分散均匀,得到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双氨基封端聚硅氧烷,将硅氧烷链段接到聚氨酯分子主链上,制备聚氨酯/硅氧烷共聚物,再加入多巴胺改性石墨烯,使得水性聚氨酯压敏胶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导热性能显著提高。本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制备的高导热水性聚氨酯/聚硅氧烷压敏胶在上述特殊结构条件下表现出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利于扩展压敏胶的应用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步骤S1中:为得到异氰酸酯封端的第一预聚体,通常使异氰酸酯基相对于羟基过量,示例地,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摩尔比为1.5~1.6:1;抗氧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0-2~10-4量级,例如,抗氧化剂质量分数可为0.02%~2%;催化剂质量分数可为0.01%~0.02%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聚二元醇包括聚酯二元醇和/或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示例为聚ε-己内酯二元醇、聚碳酸酯二元醇等中的至少一种;聚醚二元醇,示例为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元醇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聚二元醇的分子量优选为500~3000,更优选为1000~2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一胶粘(中山)有限公司,未经永一胶粘(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1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