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79931.7 | 申请日: | 2020-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侯春鸽;陈伯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雷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S5/12 | 分类号: | H01S5/12;H01S5/06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吸收 光栅 反射 激光器 | ||
1.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主要由缓冲层(2)、下层分别限制异质结(3)、有源区(4)、上层分别限制异质结(5)、盖层(8)、接触层(9)、P面金属电极(10)、N面金属电极(1)、高反射膜(11)和增透膜(12)组成;其中缓冲层(2)、下层分别限制异质结(3)、有源区(4)、上层分别限制异质结(5)、盖层(8)和接触层(9)自下而上纵向叠置形成晶圆主体;高反射膜(11)位于晶圆主体的背光端面,增透膜(12)位于晶圆主体的出光端面;P面金属电极(10)位于晶圆主体的上表面,N面金属电极(1)位于晶圆主体的下表面;
其特征是,还进一步增设有衍射光栅层;
衍射光栅层由多个相同的光栅体横向周期性排列形成;每个光栅体均为类梯形,并由激光衍射层(6)和激光吸收层(7)叠置而成,即激光衍射层(6)位于光栅体的下层,而激光吸收层(7)位于光栅体的上层,或者激光衍射层(6)位于光栅体的上层,而激光吸收层(7)位于光栅体的下层;激光衍射层(6)的带隙波长小于激光器的激射波长,激光吸收层(7)的带隙波长大于激光器的激射波长;
衍射光栅层位于盖层(8)的下部,且其下表面与上层分别限制异质结(5)的上表面相贴;或者衍射光栅层位于缓冲层(2)的上部,并其上表面与下层分别限制异质结(3)的下表面相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其特征是,激光衍射层(6)由InGaAsP材料制成,激光吸收层(7)由InGaAsP材料或InGaAs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其特征是,激光衍射层(6)和激光吸收层(7)为晶格匹配材料或应力的范围为±3000ppm的微应变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其特征是,衍射光栅层的占空比介于3/10~3/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其特征是,衍射光栅层为一阶衍射光栅或二阶衍射光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其特征是,衍射光栅层的长度小于晶圆主体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6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其特征是,衍射光栅层的长度与晶圆主体的长度的比值介于3/10~7/1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其特征是,衍射光栅层位于晶圆主体的出光端面,且其侧面与增透膜(12)相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其特征是,光栅体靠近下层分别限制异质结(3)的下表面或上层分别限制异质结(5)的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可吸收光栅的抗反射激光器,其特征是,衍射光栅层的高度也即光栅体的高度为10nm~7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雷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桂林雷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99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