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达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9655.4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1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阳召成;赖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6F18/241;G06F18/2415;G06N3/0464;G06N3/047;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人体 动作 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雷达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雷达人体动作识别方法包括:对获取的人体骨架数据进行模拟,得到模拟雷达回波数据;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模拟雷达回波数据进行预训练,得到预训练模型参数;基于所述预训练模型参数和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对人体动作的真实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优化训练,得到目标识别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识别模型用于对待识别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识别,得到人体动作识别结果。减少了目标识别模型所需雷达回波数据的样本量,一定程度上缓解雷达回波数据量不足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基于雷达数据对人体动作进行识别的准确度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人体动作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基于人体特征的智能识别在展开研究中。人体的姿态动作也是人体特征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在一定场景之下直观有效地传递人们想要表达的信息。人体动作种类丰富,具有特定意义,将在行为异常检测、体感游戏交互、特殊人员监护等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常用的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包括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识别技术、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识别技术以及基于雷达传感器的识别技术。但是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识别技术需要人员佩戴多个传感器,容易引起用户不适感,体验感不佳,并且可穿戴设备只能识别特定人员的动作,无法应用至公共场合的安防监测等。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识别技术极易受到光线影响,在恶劣天气或者衣物遮挡环境下,识别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人员暴露在摄像头下,容易泄露隐私。而基于雷达传感器的识别技术,由于雷达具有隐私保护性、全天候工作、不受衣物遮挡等优势,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然而现阶段由于雷达技术受到缺乏大数据样本和标注困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人体动作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提高基于雷达数据对人体动作进行识别的准确度和适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人体动作识别方法,包括:
对获取的人体骨架数据进行模拟,得到模拟雷达回波数据;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模拟雷达回波数据进行预训练,得到预训练模型参数;
基于所述预训练模型参数和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对人体动作的真实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优化训练,得到目标识别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识别模型用于对待识别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识别,得到人体动作识别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雷达人体动作识别装置,包括:
模拟雷达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对获取的人体骨架数据进行模拟,得到模拟雷达回波数据;
预训练模块,用于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模拟雷达回波数据进行预训练,得到预训练模型参数;
优化训练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训练模型参数和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对人体动作的真实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优化训练,得到目标识别模型;其中,所述目标识别模型用于对待识别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识别,得到人体动作识别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雷达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雷达人体动作识别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96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