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记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9272.7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4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穗谷智也;田村勇树;丸田正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2/1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记录 装置 | ||
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即使使用怎样尺寸的记录介质时,都在避免记录介质的生产性的降低的同时,避免冲洗不足而减少喷嘴的堵塞,并且减少冲洗时喷出的墨水引起的开口部的污染导致记录介质被污染的情况。喷墨记录装置的传送带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具有多个开口部组,该开口部组是在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排列使冲洗时从记录头的各喷嘴喷出的墨水通过的开口部而成的开口部组。控制部根据记录介质的尺寸决定在传送带的一个周期中冲洗时使用的多个开口部组的排列模式,使得从记录介质供给部向传送带上按上述排列模式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开口部组之间,供给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墨水向记录介质喷出来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喷墨打印机等喷墨记录装置中,为了减少或预防墨水的干燥引起的喷嘴的堵塞,定期地进行从喷嘴喷出墨水的冲洗(空喷出)。例如,在典型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构成为,在传送带设置开口部,并且以不涉及上述开口部的方式,将记录介质载置于传送带进行输送,在由于传送带的行进而使开口部到达与记录头对置的位置时,从记录头的喷嘴喷出墨水来进行冲洗。针对传送带,在记录头相反侧(内周面侧),配置有海绵等墨水吸收体,在冲洗时,从记录头喷出并通过了上述开口部的墨水被墨水吸收体吸收。
另外,例如,在典型技术的喷墨记录装置中,构成为,在传送带中,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设置多个开口部,并且在记录介质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使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变慢来进行冲洗。通过使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变慢,从而在传送带中位于记录介质与记录介质之间的开口部的输送方向的列数增加,因此,能够通过使冲洗时需要的墨水喷出量增大来减少喷出不良的情况。并且,在其他典型技术中,构成为,通过基于设置于传送带的标记的检测结果识别开口部的位置,对冲洗过程中的墨水的喷出进行控制,从而考虑传送带的拉伸等变形,使墨水更高精度地通过开口部。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典型技术的喷射记录装置的结构中,相同的记录头中的冲洗的次数与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的尺寸没关系,在传送带的一个周期是1次,冲洗的频率低。因此,即使在使用怎样尺寸的记录介质时,都容易发生冲洗不足,对于通过冲洗减少喷嘴堵塞方面,不充分。另外,对于如典型技术那样,通过使记录介质的输送速度变慢来解决冲洗不足的结构,由于输送速度降低,从而在传送带的一个周期所输送的记录介质的张数减少,因此,记录介质的打印张数即生产性降低。另一方面,在其他典型技术中,关于记录介质的生产性,都没有研究。
另外,当冲洗时所喷出的墨水附着于传送带的开口部,开口部被污染时,若与该开口部重叠地输送记录介质,则开口部的污渍被转印到记录介质,记录介质被污染。因此,对于进行冲洗的结构,也需要减少这样的开口部的污染导致的记录介质的污染。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即使使用怎样尺寸的记录介质时都能够避免记录介质的生产性的降低的同时,减少冲洗不足引起的喷嘴的堵塞,并且能够减少冲洗时喷出的墨水引起的开口部的污染导致记录介质被污染的情况的喷墨记录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喷墨记录装置除了具备具有喷出墨水的多个喷嘴的记录头、和向与所述记录头对置的位置输送记录介质的环状的传送带以外,还具备:记录介质供给部,其将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传送带供给;以及控制部,其使所述记录头执行在与对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形成做出贡献的定时不同的定时喷出所述墨水的冲洗,并且对由所述记录介质供给部进行的所述记录介质向所述传送带的供给进行控制。所述传送带在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具有多个开口部组,该开口部组是在与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垂直的带宽度方向上排列用于使所述冲洗时从所述记录头的各喷嘴喷出的所述墨水通过的开口部而成的开口部组。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记录介质的尺寸决定在所述传送带的一个周期中所述冲洗时使用的多个所述开口部组的排列模式,使得从所述记录介质供给部向所述传送带上按所述排列模式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开口部组之间,供给所述记录介质。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9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驻车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铬渣综合资源化利用配方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