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房间中产生混响的声学增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7885.7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2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克劳迪奥·拉斯图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尔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G10L25/60;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龚伟;王玉瑾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房间 产生 混响 声学 增强 设备 | ||
一种用于在房间(100)中产生混响的声学增强设备(1),包括:麦克风(2),其被配置为捕获表示在所述房间(100)中存在的输入声音的模拟输入信号(S1);控制单元(3),其连接到所述麦克风(2)以接收所述模拟输入信号(S1),被配置为生成数字信号(SD1)并且实时处理所述数字信号(SD1)以生成数字输出信号(SD2);扩散器(4),其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3)并且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数字输出信号(SD2)在所述房间(100)中发出第二声音(41),其中,所述控制单元(3)被配置成以使所述第二声音(41)在所述房间(100)中产生预定混响效果的方式处理所述数字信号(SD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房间中产生混响的声学增强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修改房间声学特性的声学增强领域。在该领域的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是这样的系统,该系统被设计成在房间(例如,家庭)中通过产生任意混响效果来模拟另一房间(例如,较大的房间或礼堂)的环境声学特性。这些系统包括:多个麦克风,其捕获房间中存在的声音并将声音传送到控制单元;以及多个扬声器,其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以便在房间中重新引入与麦克风捕获的声音相比其属性已被改性的声音,并且所述多个扬声器例如产生任意混响效果。控制单元被编程有通过引入混响效果来改变声音的算法或功能。这些系统的示例在以下专利文献中进行了描述:US5729A613、US5862233、US7233673B1、US5109A419A、US9A368101B1、JP2006245670A、US6072879A、JP2007047307A。
在现有技术的系统中,麦克风必须靠近房间中存在的声源但远离扬声器放置,以便捕获房间中的声音但尽可能少地受到扬声器声音的影响:实际上,将麦克风靠近扬声器放置将导致所谓的拉森(Larsen)效应(或声反馈效应),由此麦克风接收来自扬声器的声音并将声音反馈回同一扬声器,创建产生不想要的尖锐嘶嘶声的闭环。然而,远离扬声器放置麦克风使得现有技术的系统非常复杂:这些系统包括将每个麦克风与主控制单元连接并且将主控制单元与每个扬声器连接的多个线束。这意味着系统的制造、安装和维护都很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房间中产生混响的声学增强设备和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点。
该目的通过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表征的本公开的设备和方法完全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房间的声学增强设备。声学增强(或声学表征)是指对于房间的声学属性进行修改以模拟具有不同结构和/或尺寸的房间的声学属性。通常,房间的特征在于特定的基本混响,这取决于其尺寸和形状以及制成其壁的材料;本公开的设备被配置为产生与房间的基本混响不同的混响,以便模拟不同房间(例如,教堂或礼堂)的声学性质。
所述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麦克风,其被配置为捕获模拟输入信号,该信号表示房间中存在的(输入)声音。输入声音包括由声源产生的第一声音。
声源可以是例如人、动物或电子装置(设有扬声器)。电子装置可以在设备的外部或内部。电子装置可以包括例如被配置为播放音频文件的多媒体播放器。音频文件可以驻留在电子装置本身内部、存储在存储器中、和/或电子装置外部、存储于多媒体播放器(例如,经由互联网或蓝牙)所连接的远程数据库中。
第一声音还可以包括由两个或更多个声源(例如,人和电子装置)产生的声音。
优选地,声源位于房间中。
设备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连接到麦克风以接收模拟输入信号。优选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生成表示模拟输入信号的数字信号;更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被配置成接收模拟输入信号并生成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模数转换器可以包括在设备中但在控制单元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尔索股份公司,未经鲍尔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7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