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草清理船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7643.8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卫平;王泰力;赵兰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A01D44/00;F16H19/04;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蒋昱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草 清理 | ||
1.一种新型水草清理船,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内设有垃圾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正前方设有水草收集装置,所述水草收集装置包括一双固定设置在船体(1)正前方,互相平行且与船体(1)水平面垂直的竖形筛板(3),两个所述竖形筛板(3)之间设有L形筛板(4),两个竖形筛板(3)与L形筛板(4)之间构成供水草存储的半封闭状筛体,所述竖形筛板(3)上设有多组使水草进入半封状框体内的导向割刀(5),所述船体(1)上设有控制L形筛板(4)上升并翻转至与垃圾箱(2)相通的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草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船体(1)上正前方的一双支撑架(6-1),所述支撑架(6-1)内均设有可延支撑架(6-1)上下滑移运动的滑块(6-2),两个滑块(6-2)之间固定设有筛板轴(6-3),所述L形筛板(4)固定设置在筛板轴(6-3)上,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架(6-1)内设有与该支撑架(6-1)内的滑块(6-2)连接的曲柄连杆机构,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由曲柄电机(6-6)控制带动滑块(6-2)的升降,所述船体(1)上位于曲柄连杆机构的支撑架(6-1)的外侧固定设有齿条板(6-7),所述齿条板(6-7)上设有相互平行且上下间距设置的齿条组,所述筛板轴(6-3)的一端固定设有与齿条组啮合的齿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草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割刀(5)包括固定设置在两个竖形筛板(3)之间底部位置处的水平向割刀(5-1),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竖形筛板(3)上并远离船体(1)一侧的斜向割刀(5-2),所述竖形筛板(3)上均设有控制斜向割刀(5-2)角度摆动的导向电机(5-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草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组包括相互平行且上下之间间隔设置的左侧齿条(6-9-1)、右侧齿条(6-9-2),所述右侧齿条(6-9-2)位于左侧齿条(6-9-1)的下方,所述齿轮组包括与左侧齿条(6-9-1)啮合的小齿轮(6-8-2)、以及与右侧齿条(6-9-2)啮合的大齿轮(6-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草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上设有对存储于垃圾箱(2)内水草作用的水草推扫装置,所述水草推扫装置包括设置在船体(1)上方并做向靠近或远离水草收集装置处水平滑移运动的扫杆架(10-1),所述扫杆架(10-1)底部设有与水草接触的毛刷(10-2),所述船体(1)上设有驱动扫杆架(10-1)做水平滑移运动的推扫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草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扫驱动机构包括与扫杆架(10-1)转动连接的扫杆轴(11-1),所述扫杆轴(11-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扫杆滑块(11-3)内,所述船体(1)的正上方设有供扫杆滑块(11-3)滑移扣嵌的滑轨(11-2),其中一个扫杆滑块(11-3)上设有由推扫电机(11-4)驱动的推扫驱动齿轮(11-5),所述船体(1)上设有与推扫驱动齿轮(11-5)啮合的推扫从动齿条(11-6),所述扫杆架(10-1)与扫杆轴(11-1)之间设有对扫杆架(10-1)作用的限位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草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扫杆架(10-1)的端部处的前限位板(10-4)和后限位板(10-5),以及固定设置在扫杆轴(11-1)端部处的中间限位板(11-1-1),所述前限位板(10-4)和后限位板(10-5)均与扫杆架(10-1)为角度倾斜状设置,当扫杆轴(11-1)安装于扫杆架(10-1)上时,所述中间限位板(11-1-1)处于前限位板(10-4)和后限位板(10-5)的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水草清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板(10-4)与中间限位板(11-1-1)之间、后限位板(10-5)与中间限位板(11-1-1)之间均固定设有复位弹簧(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76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高压气瓶内表面缺陷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