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6783.3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2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王进;戴大庆;路宏伟;彭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澳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周晓艳;张勇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资源 利用 设备 方法 | ||
1.一种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室(1)、第二处理室(2)、生物滤池(3)和种植槽(4);所述第一处理室设有进水口(1.2)且第一处理室内设有用于液体处理的生物填料;所述第二处理室与第一处理室连通,用于过滤第一处理室排入的液体;所述生物滤池与第二处理室连通,用于液体的降解和除臭;所述种植槽与生物滤池连通,用于液体中的营养物质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池(3)包括池体及设置在池体内的降解层(3.1)和除臭层(3.2);所述降解层与第二处理室连通;所述除臭层包括吸水件和除臭件;所述吸水件与降解层接触,能将液体吸附至除臭层;所述除臭件与吸水件接触,且除臭件与吸水件组合实现液体除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室(2)包括滤池(2.1)和集水槽(2.2);所述滤池与第一处理室连通;所述集水槽与滤池连通,用于收集滤池过滤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室(2)还包括反洗组件;所述反洗组件的一端与滤池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能实现集水槽的液体经滤池向外界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组件与滤池连通的一端还与第一处理室连通,能实现第一处理室的液体向外界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生物滤池内的布水器(5);所述布水器包括主管道(5.1)和至少一个布水器单件(5.2);所述主管道与布水器单件连通,用于收集和转移降解和除臭后的液体;所述布水器单件与第二处理室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单件(5.2)包括进水管(5.2.1)和产水管(5.2.2);所述进水管(5.2.1)与第二处理室连通,且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至少一个布水头(5.2.1.1);所述产水管套设在进水管上,且产水管(5.2.2)上分别设有用于与主管道(5.1)连通的连通口和至少一个用于集水的集水头(5.2.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液体杂质分离的分离槽(6);所述分离槽包括槽体A(6.1)及设置在槽体A内的分离组件(6.2);所述槽体A上设有与种植槽(4)连通的排水口,通过排水口排出杂质分离后的第一液体;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排泥管(6.2.1)、虹吸罩(6.2.2)以及导流筒;所述排泥管贯穿槽体A,用于排出带有杂质的第二液体;所述虹吸罩的第一端封闭,第二端套设在排泥管上,且虹吸罩上设有与布水器单件连通的开口A(6.3)和与导流筒连通的开口B(6.4);所述导流筒套设在虹吸罩上,且其设置在槽体A上,用于收集液体和杂质。
9.一种污水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水资源利用设备,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污水由进水口进入,经第一处理室厌氧处理后排入第二处理室进行过滤;
步骤二:根据第一处理室和第二处理室的液位情况,启动或关闭反洗组件;
步骤三:第二处理室过滤后的液体排入生物滤池进行降解和除臭;
步骤四;生物滤池降解后的液体排入分离槽进行杂质分离;
步骤五:杂质分离后的第一液体流入种植槽进行营养物质的回收后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水资源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启动或关闭反洗组件具体如下:
A:当第一处理室的液位上升至液位二以上,启动反洗组件;
B:当第二处理室的集水槽的液位下降至液位三以下,关闭反洗组件;
C:重复A和B,实现反洗组件打开和关闭的循环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澳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澳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67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