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本安保护电路及具备该本安保护电路的矿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6594.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金业勇;陈贤;王伟;霍振龙;徐炜;沈晓林;陈康;孟玮;罗克;徐寿泉;张立锋;王维;赵宇;周澍;郭秋敏;应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H3/0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电路 具备 设备 | ||
1.一种本安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安保护电路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保护模块,每个保护模块包括锂电采集管理芯片、mos管、第一匹配电容和三极管,其中:
所述锂电采集管理芯片的采集输入引脚连接于电池正极与负载之间,用于采集非安端输出电流,所述锂电采集管理芯片的控制输出引脚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匹配电容串联于所述mos管漏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
在非短路状态,所述电池正极输出的电流经过负载、各个保护模块的mos管和采样电阻流入至所述电池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安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还包括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与所述mos管串联,所述采样电阻包括并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采样电阻用于串联相邻两个保护模块中的mos管,或者,所述采样电阻用于串联保护模块中的mos管以及所述电池的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安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串联于所述第一匹配电容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安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二匹配电容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的两端分别所述电池正极以及所述锂电采集管理芯片的采集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锂电采集管理芯片的采集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锂电采集管理芯片一输出引脚以及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本安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采集管理芯片在采集所述非安端输出电流后,对采集到的所述非安端输出电流与预存的保护电流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mos管栅极的导通或关断。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安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锂电采集管理芯片采集到的非安端输出电流低于预存的保护电流值时,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输出电流,经过所述负载,再依序经过串联的保护模块中的mos管和采样电阻流入所述电池的负极形成环路,所述第一匹配电容两端电压维持低压差状态,所述三极管处于截至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安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锂电采集管理芯片采集到的非安端输出电流达到所述预存的保护电流值时,所述电池的正极输出端输出电流,经过所述负载,再依序经过串联的保护模块中的mos管和采样电阻流入所述电池的负极形成环路,所述锂电采集管理芯片控制所述mos管的栅极电压以切断所述mos管,进行过流保护,所述三极管仍旧处于截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安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非安端输出短路瞬间,所述第一匹配电容向所述三级管的基极充电,所述三极管导通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控制所述mos管关断。
9.一种具备本安保护电路的矿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设备包括电池、负载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本安保护电路,所述本安保护电路安装于所述电池和所述负载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65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