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5014.1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4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服;邓十全;吴迪;池卫;罗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C08L67/02;C08L83/04;C08L25/06;C08L23/06;C08L67/04;C08K7/26;C08J5/18;C08G63/183;C08G63/199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段泽贤 |
地址: | 22380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聚酯 制品 生产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包括聚酯制备机构和功能料制备机构。本申请的聚酯母料生产系统在现有的聚酯制备机构的基础上,整合了功能料制备机构以及配套的挤出、切片、干燥以及连接管路等设备,可用于连续高效生产本申请的聚酯母料。通过本申请的生产系统生产的聚酯母料可用于作为生产各种聚酯制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原料,包括并不限于各种光学、包装、电子器件等聚酯制品的表层或芯层的全部或部分原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酯制品的聚酯母料的生产系统,所述聚酯母料可用于作为生产各种聚酯制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原料,包括并不限于各种光学、包装、电子器件等聚酯制品的表层或芯层的全部或部分原料。
背景技术
聚酯是由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得的聚合物的总称。聚酯的种类很多,公众比较熟悉的有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等。聚酯,特别是以PET为代表的聚酯,由于其优秀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透明性、耐化学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包装、电子电器、光学等不同领域。与其它高功能性树脂相比,聚酯因其价格低廉,其用途以及使用量呈持续扩大的趋势。例如,在光学领域,聚酯薄膜现已开始被大量用于平板显示屏中的保护膜、反射膜、扩散膜以及增亮膜等。另外窗户贴膜在隔热、防辐射等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包装领域的收缩膜广泛应用于饮料等瓶体制造。电子领域的离型膜对于大规模电子器件的制造领域也越发重要。
CN 1849365 A公开了一种白色的聚酯薄膜,其通过添加高浓度的无机微粒子制成反射呈白色的薄膜。该现有技术的聚酯薄膜中的无机微粒子的比例为30~50%,无机微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0.1~3.0μm,更优选0.2~2.5μm,特别优选0.3~2.0μm。文件中提及,当无机微粒子的粒径不足0.1μm时,则分散性极端恶化,引起粒子凝聚,因此容易导致生产工序上的困难,在薄膜上形成粗大突起,有可能产生光泽不好的薄膜。超过3.0μm,则薄膜表面变糙,光泽下降。该现有技术的聚酯薄膜的85℃的热收缩率在纵向和横向都为0.7%以下,且150℃的热收缩率在纵向和横向都为5.0%以下,并且波长400~700nm下的平均反射率为90%以上。
CN 110684323 A公开了一种PET聚酯薄膜生产工艺,首先制备PET共聚酯树脂,然后将聚酯母料和PET共聚酯树脂以25:100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再对混合物料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对干燥后混合物料进行熔融挤出并制成铸片,采用双向拉伸的方式将铸片拉伸制得薄膜,最后对薄膜进行收卷分切得到成品。PET共聚酯树脂与聚酯母料的混合增加了拉伸得到的薄膜的阻隔水蒸气透过的性能,令此PET聚脂薄膜适合于湿热环境中使用。其中与PET共聚酯树脂混合的聚酯母料包括两种,一种为含有粒径0.2-0.4μm二氧化钛30%-50%的聚酯母料,另一种为含有粒径2-3.5μm二氧化硅0.2%-2%的聚酯母料,且两种聚酯母料以重量比1:1的比例进行混合。该现有技术的两种聚酯母料,均作为聚酯薄膜的部分原料,二者在聚酯薄膜中的含量达到20%,而一种聚酯母料中的二氧化钛含量竟然高达30%-50%,这种母料的难溶性无机物含量太高,是很难分散的,而且会对薄膜的透光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很难获得高品质的聚酯薄膜。
CN 109880311 A公开了一种抗粘连母料及制备方法,其中,抗粘连母料中包括100-150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1-5重量份数的抗粘连填料,所述抗粘连填料为粒径在100-400nm的无机物颗粒,使用该抗粘连母料制备得到的聚酯薄膜表面粗糙度小、光滑。所述抗粘连填料为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其制备方法是先用去离子水超声分散,然后用硬脂酸乙醇溶液反应后进行抽滤、洗涤、干燥、研磨,制得改性纳米碳酸钙颗粒。母料的制备是用PET与抗粘连填料加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预分散混合,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挤出,造粒。
上述现有技术均提及在聚酯薄膜的制备过程中添加各种无机粒子,也可以了解无机粒子对聚酯薄膜性能的影响,但是具体的聚酯薄膜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粒子团聚问题仍然非常普遍,对聚酯薄膜的质量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50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