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及智能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4518.1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6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虞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湖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1/00 | 分类号: | D01H11/00;D01H1/18;D01H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增加 捻度 棉纺 细纱机 智能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及智能制造方法,包括加工台、第二接杆和集尘罩,所述加工台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且加工台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前端上部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二接杆活动安装在加工台的上方,所述第二箱体和第一箱体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侧中部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接杆的两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升降螺环;使得该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具有升降式调节结构,令其可以适用不同尺寸的线筒,提升其适用范围,同时令其具有吸尘结构,提升其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纱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
背景技术
细纱机是在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条子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精梳机将纤维梳理制成精梳条子、针梳机将条子并合,针排牵伸改善条子结构、粗纱在环锭细纱机上进一步加拈纺成细纱,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
对比文件CN208815201U公开的一种细纱机,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包括细纱机本体,细纱机本体两侧设置有竖直向上延伸且高度高于细纱机本体的立柱,两侧立柱顶端之间设置有吸风机,吸风机的吸风口端连接有吸风管,吸风管的端部设置有开口朝向细纱机本体侧的吸尘罩,吸风机的出风口端连接有出风管,细纱机本体一侧的地面上放置有装有水的废料箱,出风管与废料箱连通,废料箱内转动设置有与出风管连通的管式过滤网,与本发明相比,其不具有移动时调节结构,降低了其使用时的灵活性。
现有的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从而使得传统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无法根据线筒的直径,调节棉纺细纱机的念区距离,使得传统棉纺细纱机无法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线筒结构,降低了棉纺细纱机使用时的灵活性;其次传统棉纺细纱机不具有升降调节结构,从而令棉纺细纱机无法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节其使用高度,降低了该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的适用范围;同时传统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不具有棉絮收集结构,棉线在揉捻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棉絮,利用传统棉纺细纱机进行加捻操作时,需要使用者对产生的棉絮进行定期清理操作,从而降低了棉纺细纱机的使用效果,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从而使得传统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无法根据线筒的直径,调节棉纺细纱机的念区距离,使得传统棉纺细纱机无法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线筒结构,降低了棉纺细纱机使用时的灵活性;其次传统棉纺细纱机不具有升降调节结构,从而令棉纺细纱机无法根据使用需要灵活调节其使用高度,降低了该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的适用范围;同时传统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不具有棉絮收集结构,棉线在揉捻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棉絮,利用传统棉纺细纱机进行加捻操作时,需要使用者对产生的棉絮进行定期清理操作,从而降低了棉纺细纱机的使用效果,而提供一种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纺织用增加捻区捻度的棉纺细纱机,包括加工台、第二接杆和集尘罩,所述加工台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箱体,且加工台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前端上部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二接杆活动安装在加工台的上方,所述第二箱体和第一箱体的上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内侧中部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二接杆的两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升降螺环,所述第二接杆和第一螺杆之间通过升降螺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外表面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盘,所述传动杆和第一螺杆之间通过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接杆的侧边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固定卡环,所述固定卡环的下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湖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湖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4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快激光金属精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非对称纤维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