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容仪美容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72859.5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9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诒永;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睿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M35/00;A61N1/36;A61N5/06;A61H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美容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容仪美容头组件,具有外壳,还包括前盖、垫板、密封板、美容针、弹簧和旋压头,垫板和密封板依次安装于前盖处的外壳前端上,且垫板上设有与排液孔和第一通孔相对应的出液槽和第二通孔,出液槽将第二通孔与排液孔连通,密封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美容针活动安装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美容针的中部设有输液槽,输液槽可将外壳内的液体运输至出液槽,美容针的后部设有钉帽,钉帽可与旋压头接触,旋压头为圆柱形,且不与外壳接触,旋压头上安装有驱动轴,弹簧安装于钉帽与密封板之间,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美容仪美容头组件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清洗和维护,美容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仪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美容仪美容头组件。
背景技术
美容医疗行业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基于医学、光学、电学、化学等领域上的拓展。从事这些领域的专业科研人员抓住商机,携带专业技术进军美容行业,让美容行业从传统的医疗护理、皮肤保护、按摩等项目符合了时代的发展,成为高科技的新宠儿,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仪器进入美容院,美容仪器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换代。体积由庞大的器械逐渐向中型、中小型发展,现如今小型、微型仪器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功能由单一的脱毛、美白等逐步发展到一机多用、功能越来越趋于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美容仪器上的应用使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精细。
美容仪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进行调节改善身体和面部的机器,它按照功能来说有美白、嫩肤、祛斑、祛皱、脱毛、减肥等多种,按照名称来说有超声波导入、光子嫩肤、高周波电疗、RF电波拉皮、电子祛斑点痣、E光永久脱毛嫩肤、贾法尼营养导入导出等。但是现有的美容仪功能单一,无法将多种美容效果进行综合,使美容过程中需要先后使用不同功能的美容仪进行美容,使美容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美容仪美容头组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美容仪美容头组件,具有外壳,还包括前盖、垫板、密封板、美容针、弹簧和旋压头,所述的前盖将垫板、密封板、美容针、弹簧和旋压头安装于外壳内,所述的垫板和密封板依次安装于前盖处的外壳前端上,且垫板上设有与排液孔和第一通孔相对应的出液槽和第二通孔,所述的出液槽将第二通孔与排液孔连通,所述的密封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的前盖内表面上相邻的第一通孔和排液孔之间还安装有柔性刮片,所述的刮片位于出液槽内,且刮片的顶端伸入第二通孔内,所述的美容针活动安装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所述的美容针的中部设有输液槽,所述的输液槽可将外壳内的液体运输至出液槽,且刮片可进入输液槽,所述的美容针的后部设有钉帽,所述的钉帽可与旋压头接触,所述的旋压头为圆柱形,且不与外壳接触,所述的旋压头上安装有驱动轴,所述的弹簧安装于钉帽与密封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旋压头由圆柱体和旋压体组成,所述的驱动轴固定安装于圆柱体上,所述的旋压体固定安装于圆柱体的前端,且钉帽在弹簧的支撑作用下可与旋压体接触。
进一步,所述的旋压体至少有两个,均匀分布于圆柱体的前端,所述的旋压体包括弧形部和凸台部,所述的凸台部的顶端为平面结构,所述的弧形部的弧面从圆柱体前端的表面延伸到凸台部的顶端,且凸台部的宽度大于钉帽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的圆柱体包括柱体和安装于柱体上的柱盖,所述的柱盖与柱体之间形成电池腔,所述的驱动轴固定安装于柱盖上,所述的电池腔内安装有纽扣电池和导电板,所述的导电板位于纽扣电池的后部,与纽扣电池的正极接触,所述的凸台部上还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发光装置,所述的发光装置与导电板电连接,所述的钉帽四周套接有导电帽,所述的导电帽的中部设有导光孔,所述的导电帽与弹簧接触。
进一步,所述的发光装置包括发光二极管和其两端的金属环和导电体,所述的导电体位于安装槽的底部,并与导电板电连接,所述的金属环设置于安装槽的顶部,可与导电帽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睿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睿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8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