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介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72582.6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吕文中;楼熠辉;雷文;汪小红;李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C04B35/634;C04B35/64;C03C12/00;C03C3/068;C03C6/04;C03B5/16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陶瓷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波介质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介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Al2O3陶瓷粉和LCBS玻璃的玻璃粉按照xAl2O3‑(100‑x)LCBS的名义化学计量配比混合后加入粘结剂造粒,压制成型得到坯体,其中50≤x≤65;LCBS玻璃具有如下摩尔百分比的组分:(5‑10)mol%La2O3,(20‑28)mol%CaO,(45‑65)mol%B2O3,(5‑25)mol%SiO2;S2:将坯体于800℃‑900℃烧结0.5‑1小时,即可得到xAl2O3‑(100‑x)LCBS低介低温共烧陶瓷材料。本发明通过对微晶玻璃的组分进行优化与改进,将特定组分的LCBS玻璃与具有良好微波介电性能的微波介质陶瓷复合,使得到的复合材料满足900℃以下烧结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烧结的处理时间要求,且相应得到的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介质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低介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介质陶瓷是指应用于微波频段(300MHz~30GHz)电路中作为介质的陶瓷材料。随着5G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朝着超薄、高性能、高可靠、高集成方向发展,而低温共烧陶瓷技术(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以其独特的低温多层共烧特性、低成本、重复性好的优势,是目前实现高集成度、高性能电子封装的主流技术。通信设备运行频率的不断提高,信号延迟现象会变得更加明显,系统损耗和发热量也会随之增大,系统稳定性逐渐变差。由公式(其中,v为信号传输速度,c为光速,εr为基板的介电常数),降低基板的介电常数能提高电信号的传输速率,而低介电常数(εr15)能减小材料与电极之间的交互耦合损耗减少能量损失。因此,为适应5G技术的发展,低介电常数的LTCC基板材料的研究尤为重要。此外,作为LTCC基板材料还需满足:(1)化学兼容性:能与Ag电极共烧;良好的耐酸性,实现银导体表面化学镀金相容性;(2)力学性能:较高的机械强度(160MPa),实现对芯片的支撑保护作用;(3)电学性能:高的电阻率(1012Ω·cm),避免电子系统中信号的相互串扰;(4)良好的热学性能:高的热导率便于高集成电路中热量的散失;热膨胀系数与Si芯片(3.5ppm/℃)相匹配,实现与Si芯片的热兼容。
可见,为了满足电子材料在实际应用的要求,研制一种兼具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优异的低介LTCC材料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介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微晶玻璃的组分进行优化与改进,将特定组分的LCBS玻璃与具有良好微波介电性能的微波介质陶瓷复合,使得到的复合材料满足900℃以下烧结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烧结的处理时间要求,且相应得到的低温共烧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能够直接应用于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的各种工业应用场景。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介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Al2O3陶瓷粉和LCBS玻璃的玻璃粉按照xAl2O3-(100-x)LCBS的名义化学计量配比混合后加入粘结剂造粒,压制成型得到坯体;其中,x满足:x%表示xAl2O3-(100-x)LCBS中Al2O3所占的质量百分数,(100-x)%表示xAl2O3-(100-x)LCBS中LCBS玻璃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且x为50≤x≤65的任意实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