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文物智能隔震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2536.6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沈子恒;李书进;苏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3 | 分类号: | F16F15/03;F16F15/08;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郑梦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变 弹性体 文物 智能 支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文物智能隔震支座,包括横向隔震层和竖向隔震层,横向隔震层包括第一支撑筒体以及第一磁流变弹性体和第一漆包线圈,第一支撑筒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磁流变弹性体,第一漆包线圈位于第一磁流变弹性体和第二磁流变弹性体之间;竖向隔震层包括第二支撑筒体、容纳于第二支撑筒体内部腔室中的第三磁流变弹性体和第二漆包线圈、以及支撑底座,第三磁流变弹性体至少设置有两个,所有第三磁流变弹性体配合支撑于支撑底座下方,第二漆包线圈套于所有第三磁流变弹性体的外侧。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文物智能隔震支座,可以通过改变磁场大小来控制隔震支座的刚度与阻尼,有效的避免了共振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文物智能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针对文物抗震的水平隔震装置中,高阻尼叠层橡胶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高阻尼叠层橡胶的构造简单,性能稳定,变形能力强,且叠层橡胶的使用有效的避免了橡胶体积过大受压时容易鼓出的问题。这种被动控制的减震方法可靠性较强,但是由于地震波的类型多种多样,在不同地震波输入时,结构无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地震波输入调整自身的刚度和阻尼,在长期地震作用下,结构可能引发共振,从而导致结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文物智能隔震支座,旨在便于调整磁流变弹性体的阻尼与刚度,以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文物智能隔震支座,包括横向隔震层以及位于其上方的竖向隔震层,其中,
所述横向隔震层包括第一支撑筒体以及容纳于第一支撑筒体内部腔室中的第一磁流变弹性体和第一漆包线圈,第一支撑筒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第二磁流变弹性体,第一漆包线圈位于第一磁流变弹性体和第二磁流变弹性体之间,第一磁流变弹性体包括竖向设置的硅钢板叠层;
所述竖向隔震层包括位于第一支撑筒体上方的第二支撑筒体、容纳于第二支撑筒体内部腔室中的第三磁流变弹性体和第二漆包线圈、以及位于第三磁流变弹性体上方的支撑底座,第三磁流变弹性体至少设置有两个,所有第三磁流变弹性体配合支撑于支撑底座下方,支撑底座上用于放置隔震物品,第二漆包线圈套于所有第三磁流变弹性体的外侧,第三磁流变弹性体包括倾斜设置的硅钢板叠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筒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二磁流变弹性体位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第一磁流变弹性体位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部。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外部套有锚固套筒,锚固套筒上开设有用于支座锚固的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流变弹性体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圆柱体砌块,两圆柱体砌块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刚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侧壁上开设通孔以供漆包铜线穿过。
优选地,所述第一漆包线圈与第一磁流变弹性体和第二磁流变弹性体横向上均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竖向隔震层还包括四棱锥型砌块,四棱锥型砌块的侧面上支撑有四个第三磁流变弹性体,第二漆包线圈套于四棱锥型砌块外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包括位于第三磁流变弹性体上方的三棱柱型砌块以及位于三棱柱型砌块上方的垫板,每一第三磁流变弹性体对应设置有一三棱柱型砌块,垫板上安装有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筒体包括第三套筒以及安装于第三套筒上部开口处的上层连接板,上层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以供安装垫板,第三磁流变弹性体和第二漆包线圈均位于第三套筒内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与第二支撑筒体之间设有高阻尼橡胶层。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文物智能隔震支座,提出的文物智能隔震支座,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2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