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压力自循环模具控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1658.3 | 申请日: | 202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致开工业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16 | 分类号: | B29C35/16;B01D29/03;G05D2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王卫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压力 循环 模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控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变压力自循环模具控温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向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板,安装板的上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外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安装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轮相匹配的主动齿轮,螺纹筒内螺纹套接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底座的上侧壁开设有集水斗。本发明能够精确的检测到模具表面的温度,并根据模具表面的温度决定是否还需要对模具进行降温处理,避免能源的浪费和能够对收集的水进行过滤便于多次利用且方便清理过滤后杂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压力自循环模具控温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冷却水循环装置对加工过的模具进行降温处理。
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6551306 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可变压力自循环模具控温装置,包括模具,为模具提供冷却水的水池和变频泵浦,所述的变频泵浦连通模具和水池,用于将水池中的冷却水输送至模具中,模具冷却水返流至水池之间的循环管道上还设有流量计,所述的流量计用于检测循环管道中的水流量,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变频泵浦和流量计连接;
在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5767349 U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储气罐、加热罐及热交换器,前述的储气罐设有蒸汽输出的导气管,前述加热罐具有进水口并内置有加热管,前述加热罐通过输气管与储气罐连接相通,前述的热交换器具有冷水进口、热水出口、蒸汽回收口及冷凝水排出口,该热水出口与前述加热罐的进水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气罐和加热罐均为条形且间隔上下设置,并且,所述的输气管至少为三根,分别布置于储气罐的两端和中部;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控温装置在对模具进行降温时,利用水泵不停的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即使模具的温度已经降至合适的温度水泵仍然继续工作,不能够准确检测到模具的温度而停止工作,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控温装置在对模具进行降温时,利用水泵不停的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即使模具的温度已经降至合适的温度水泵仍然继续工作,不能够准确检测到模具的温度而停止工作,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变压力自循环模具控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变压力自循环模具控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向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外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安装板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从动齿轮相匹配的主动齿轮,所述螺纹筒内螺纹套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开设有集水斗,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水池,所述底座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贯穿底座的下侧壁且位于水池内,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分开成多个歧管贯穿安装板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喷水罩。
优选的,所述水池和集水斗相连通,所述水池的前后侧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截面为倒L型机构的隔板,所述底座的侧壁开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和隔板的侧壁开设有插槽,所述隔板的上下侧壁均开设有通口,所述插槽内插接有过滤网板,所述操作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过滤网板的侧壁开设有与压杆相匹配的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致开工业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致开工业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1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