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壳体及电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70411.X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2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安井达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林华;王玮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壳体 |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在朝上方脱出的方向的力施加于包覆电线时包覆电线不容易从容纳槽脱出的构造的连接器壳体。电线保持部(21)具有容纳包覆电线的容纳槽(22)。在容纳槽(22)的两侧形成有立壁(23)。另外,在容纳槽(22)的两侧形成有电线按压片(24)。这些电线按压片(24)具有从立壁(23)沿相互接近的方向下垂到容纳槽(22)内的形状。而且,这些电线按压片(24)容许包覆电线(50)向容纳槽(22)内的容纳。另外,这些电线按压片(24)在朝上的力施加于容纳后的包覆电线(50)时,抑制从容纳槽(22)向上方脱离。在此,立壁(23)与电线按压片(24)的后端(位置E2)相比向后方延伸至位置E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壳体及具备该连接器壳体的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壳体具备保持包覆电线的电线保持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具有电线保持部的连接器壳体及电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连接器壳体和接触件的电连接器,该连接器壳体具备电线保持部,该接触件具有将包覆电线的包覆切断而与芯线导通的压接刃。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连接器的电线保持部,配备有隔着容纳槽竖立设置在容纳槽两侧的立壁、以及从立壁沿相互接近的方向下垂到容纳槽内的电线按压片。电线按压片在包覆电线容纳于容纳槽内时弹性变形,容许包覆电线向容纳槽内的容纳。而且,该电线按压片抑制容纳后的包覆电线从容纳槽向上方脱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086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所述的具有电线保持部的连接器壳体及电连接器中,要求包覆电线的粗细不改变而缩窄包覆电线的排列间距。在该情况下,为了缩窄排列间距,需要减薄立壁的厚度。如果减薄立壁的厚度,那么在朝上方脱出的方向的力施加于处于容纳槽内的包覆电线时,立壁容易朝外挠曲。于是,与立壁的厚度较厚的情况相比较,存在包覆电线因较小的力从容纳槽脱出的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朝上方脱出的方向的力施加于包覆电线时包覆电线不容易从容纳槽脱出的构造的连接器壳体、以及具备该连接器壳体的电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形成有电线保持部,该电线保持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立壁,其通过隔着朝上方开口而容纳包覆电线的容纳槽竖立设置来形成该容纳槽;以及电线按压片,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从立壁的上部沿相互接近的方向倾斜地下垂到容纳槽内,在包覆电线容纳于容纳槽内时弹性变形而容许包覆电线向容纳槽内的容纳,并且抑制容纳后的包覆电线从容纳槽向上方脱离,其特征在于,上述立壁的后端与上述电线按压片的后端相比延伸至后方。
在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中,形成容纳槽的立壁的后端部与电线按压片的后端相比延伸至后方。因此,在朝上方脱出的方向的力施加于包覆电线时,与电线按压片的后端处于与立壁的后端相同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较强地抑制以使得包覆电线不从容纳槽脱出。
在此,在本发明的连接器壳体中,优选地,上述立壁在电线按压片的后端与立壁的后端之间具有朝后方斜上方的斜面
如果形成了斜面,那么在将包覆电线安装于连接器壳体时损伤包覆电线的风险减少。由此,包覆电线的切断、包覆的剥离等事故发生的风险减少。
另外,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任一方式的连接器壳体;以及接触件,其具有切断包覆电线的包覆而与芯线导通的压接刃,被连接器壳体支撑为如下的姿势:压接刃与电线保持部相比位于前方,在包覆电线被电线保持部保持时切断包覆电线的包覆。
本发明适用于具备压接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的本发明,在朝上方脱出的方向的力施加于包覆电线时,可抑制以使得包覆电线不容易从容纳槽脱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未经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0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