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有氨基酸的植物提取物液态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70149.9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9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封臣;蒋宏芸;陈华胜;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科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G5/20;C05F17/20;C05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李冰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酸 植物 提取物 液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有氨基酸的植物提取物液态肥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酵母菌10重量份、丝氨酸2重量份、复合氨基酸10重量份、稳定组合机5重量份、复合微生物发酵液3重量份、白薯莨1重量份、葛蕈1.3重量份、氨水15重量份、凉粉草10重量份、黑豆20重量份、复合酶10重量份,在本发明的使用制造过程当中,通过微射流提取方法将凉粉草、黑豆、葛蕈和白薯莨等有机植物当中的养分进行提取,避免了植物有机物营养的流失,同时通过加入复合氨基酸等物品增加了液态肥的营养性,同时能够提高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质分解,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作物施用后,能够促进植物的快速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态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有氨基酸的植物提取物液态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液体肥料包括清液型、悬浮型和膏体型,作为新型的高效复合肥,具有以下优点:易吸收,见效快,溶解稀释不降温,施用后易均匀分布于土壤中,不像固体肥料形成集中施肥局部盐分高,不易冻伤根苗,可以喷灌、滴灌或浇灌,使用便捷,费用省,收效快,可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混用并能混合均匀,不会像固体肥料在储运中产生离析而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不存在吸湿和结块问题,在生产、施用、运输中不会出现粉尘、烟雾,污染少,所以液体肥料是当今世界化肥工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然而,虽然液体肥料存在上述诸多优势,但是现有的液体肥料生物活性较差,无法充分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中国公开授权发明:CN109824403A公开了氨基酸液态肥及其制备方法,然而还存在一定问题,其发明虽然可以提高液体肥料的生物活性,但是在其液体肥料大多通过菌类增加活性,在肥料的使用当中,使用植物天然的提取物可以再次促进肥料对植物的生长性,其发明使用菌类作为原料对促进植物的生长性较小,为此,提出一种混有氨基酸的植物提取物液态肥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有氨基酸的植物提取物液态肥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有氨基酸的植物提取物液态肥,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所述原料按重量份数比为:酵母菌10重量份、丝氨酸2重量份、复合氨基酸10重量份、天冬氨酸10重量份、稳定组合机5重量份、复合微生物发酵液3重量份、白薯莨1重量份、葛蕈1.3重量份、氨水15重量份、凉粉草10重量份、黑豆20重量份、复合酶1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酶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中的两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氨基酸包括如下种类的氨基酸:赖氨酸、甲硫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为乙二胺四乙酸;稳定剂是能增加溶液、胶体、固体、混合物的稳定性能化学物都叫稳定剂,它可以减慢反应,保持化学平衡,降低表面张力,防止光、热分解或氧化分解等作用,广义的化学稳定剂来源非常广泛,主要根据配方设计者的设计目的,可以灵活的使用任何化学物以达到产品品质稳定的目的,主要是指保持高聚物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稳定,防止其分解、老化的试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有氨基酸的植物提取物液态肥的制备方法,在制备时,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比:取黑豆20重量份、葛蕈1.3重量份、白薯莨1重量份和凉粉草10重量份进行称重,备用;
S2:浸泡:将黑豆20重量份、葛蕈1.3重量份、白薯莨1重量份和凉粉草10重量,在常温下放入氨水内进行浸泡,在3min后加入水进行稀释,浸泡20-30min后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科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科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70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