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9725.8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6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伟;尚玉坤;邢江涛;尚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瀚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鲍立阳 |
| 地址: | 453500 河南省新乡市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相变 微孔 结构 散热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包括壳体、微孔板、导流管、温差发电片和微型泵,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内壁与内壳体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的相变腔,所述相变腔内灌装有易挥发液体,外壳体一侧设置有安装段,所述微孔板位于相变腔内且设置于外壳体的安装段内侧,若干个所述温差发电片上下阵列设置组成温差层,所述温差层位于微孔板和外壳体的安装段之间,所述导流管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变相腔的上部和底部,所述微型泵的进液端与导流管上端连通、出液端抵至微孔板上部,微型泵与温差发电片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散热器导热速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散热器的散热原理大多是用导热率高的金属与发热体导热贴合增加散热面积,从而提高发热体的散热效果。但是这种散热形式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发热体发热较快,散热器导热速率小于发热体的发热速率,发热体会积攒大量热能,严重时会损伤发热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现有散热器导热速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体相变和微孔结构的散热器,包括壳体、微孔板、导流管、温差发电片和微型泵;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均呈管状,外壳体套合于内壳体外侧,外壳体内壁与内壳体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的相变腔,所述相变腔内灌装有易挥发液体,外壳体一侧设置有安装段,所述安装段外侧与发热体导热贴合;
所述微孔板位于相变腔内且设置于外壳体的安装段内侧;
若干个所述温差发电片上下阵列设置组成温差层,所述温差层位于微孔板和外壳体的安装段之间,温差层两侧分别与微孔板和安装段导热贴合;
所述导流管上下两端分别位于变相腔的上部和底部;
所述微型泵的进液端与导流管上端连通、出液端抵至微孔板上部,微型泵与温差发电片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阵列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呈薄板状,散热翅片一端与外壳体的外侧壁导热贴合、另一端向外伸出。
优选的,所述相变腔内部为真空或接近真空状态。
优选的,所述易挥发液体为丙酮液体。
优选的,所述微孔板为蜂窝铝或发泡铝制成的板状体。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内侧壁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槽,内壳体上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内壳体的导流槽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下部呈直管状,导流管上部平滑向下折弯,所述微型泵采用压电泵。
优选的,所述微型泵与温差发电片之间设置有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锂电池或电容。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差层中的温差发电片连接、信号输出端与微型泵连接;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位于温差层上部的温差发电片发出的电压信号值与位于温差层下部的温差发电片发出的电压信号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微型泵启动并开始计时,到达设定时长时,控制器控制微型泵关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壳体呈管状,具有内外两个散热面,提高了散热面积;同时,外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散热翅片,内壳体内侧壁设置有螺旋状的导流槽,进一步有效提高了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瀚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瀚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9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预制构件用石膏型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力工程用钻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