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LE和UWB技术的定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9655.6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029;H04W4/40;G07C9/00;H04N7/18;B60R25/10;B60R25/24;B60R25/25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王友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le uwb 技术 定位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定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BLE和UWB技术的定位系统,包括用户识别装置模块、手机APP模块、多功能模块、BLE和UWB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手机APP模块和多功能模块均通过BLE和UWB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能够减少车身的无线天线的数量,增加定位精度和距离,以解决现有的利用无线技术的对车辆进行中继攻击,遥控泊车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设备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BLE和UWB技术的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车辆主要采用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进行UID(用户识别装置)在车内/车外的确认。这是一种根据接收低频信号的衰减程度来计算钥匙与车内低频天线的相对距离,通过多根低频天线交叉覆盖范围,确认用户识别装置在车内还是车外,已进行无钥匙进入或无钥匙启动。
但现有的汽车的车身的无线天线的数量较多,定位精度和距离不准确,容易受到无线技术的对车辆进行中继攻击,同时现有的定位系统的功能单一,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现设计一种基于BLE和UWB技术的定位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LE和UWB技术的定位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LE和UWB技术的定位系统,包括用户识别装置模块、手机APP模块、多功能模块、BLE和UWB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用户识别模块、手机APP模块和多功能模块均通过BLE和UWB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用户识别装置模块包括指纹解锁单元、语音解锁单元、密码解锁单元和面部解锁单元,所述用户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身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承载指纹解锁单元、语音解锁单元、密码解锁单元和面部解锁单元的指纹识别器、语音识别装置、密码解锁键盘和识别摄像装置。
优选的,所述指纹解锁单元用于通过用户指纹对车辆和设备进行解锁,所述语音解锁单元用于通过用户语音对车辆和设备进行解锁,所述密码解锁单元用于通过密码对车辆和设备进行解锁,所述面部解锁单元通过识别用户面部特征对车辆和设备进行锁。
优选的,所述手机APP模块包括用户注册登录单元、车辆信息单元和车辆控制单元,所述用户注册登录单元用于用户注册登录,所述车辆信息单元用于显示车辆信息和当前状态,所述车辆控制单元用于自动泊车时控制车辆操作。
优选的,所述手机APP模块与用户手机绑定且与当前车辆进行唯一连接,用户注册时与其身份证和驾驶证信息进行绑定。
优选的,所述车辆控制单元可以控制车辆的前进、后退和左右方向功能,所述车辆控制单元还可以控制车辆的启动解锁、熄火锁定功能。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模块包括电源管理单元、车辆定位测距单元、防中继单元、脚踢开门单元、车辆状态自检单元和远程驾驶单元,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用于管理系统设备电源状态,所述车辆定位测距单元用于汽车定位以及测距,所述防中继单元用于防止受到外界的无线技术的中继攻击,所述脚踢开门单元用于用户脚踢开门,所述车辆状态自检单元用于对车辆状态进行检查,所述远程驾驶单元用于远距离控制车辆移动。
优选的,所述车辆定位测距单元包括设置在车身内的多个定位设备和测距设备。
优选的,所述远程驾驶单元包括网络通信单元和摄像监控单元,所述网络通信单元和摄像监控单元安装在车身中,所述网络通信单元用于远距离与手机APP模块连通,所述摄像监控单元用于监控车身周围情况。
优选的,所述摄像监控单元包括安装在车身前后左右四侧的摄像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辉创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9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