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照灯散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69616.6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石家声;黄成;陈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光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5/47 | 分类号: | F21S45/47;F21S45/33;F21S45/43;B60Q1/04;F21W107/1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照灯 散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照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汽车前照灯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散热部,包括第一散热基板、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上表面用于安装至少一个第一光源,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光源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部,包括第二散热基板、第二散热器、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用于安装第二光源,第二散热基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器;本发明在满足前照灯的多种照明需求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散热基板上,且分别由不同的散热器进行散热,如此将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散热通道分离开来,避免散热通道重合,以此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还满足了大功率光源的散热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照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卤素汽车前照灯与LED前照灯灯多是采用压铸铝或者拉铝加风扇方式散热,由于技术方案简单,仅凭一个压铸铝或拉铝加风扇的散热方式,无法满足目前大功率LED与激光的散热。
而随着氙气灯及LED的普及以及激光光源的崛起,采用氙气灯、LED、激光光源的汽车前照灯容易散热不良,从而导致汽车前照灯使用寿命下降并产生光衰的问题。而汽车前照灯采用的也多是LED以及激光光源,因此,汽车前照灯也更容易会因为散热不良引起的光衰问题。
现有的技术中,当汽车前照灯同时具备多个或多种光源时,会将光源分别设置于散热基板的两侧,然而,光源在散热基板两侧的位置基本重合或非常靠近,从而使得各个光源的导热通道基本重合,这容易引起汽车前照灯散热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汽车前照灯散热不良的原因,提供一种汽车前照灯散热系统,用于提高汽车前照灯的散热性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前照灯散热系统,包括第一散热部,包括第一散热基板、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上表面用于安装至少一个第一光源,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光源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部,包括第二散热基板、第二散热器、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用于安装第二光源,所述第二散热基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二散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
本方案中,所述第一光源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第一散热基板,再由所述第一散热基板传递到所述第一散热器,由所述第一散热器进行散热。所述第二光源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所述第二散热基板,再由所述第二散热基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热管传递到所述第二散热器,由所述第二散热器进行散热。本方案设置有多个光源,能够提高本方案的光照强度,满足汽车前照灯的多种照明需求。其中,所述第二光源能够作为前照灯的辅助光源,以加强补充远光照明。
本方案将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散热基板上,且分别由不同的散热器进行散热,如此将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散热通道分离开来,避免散热通道重合,以此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还满足了大功率光源的散热需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源包括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所述第一散热基板前端部由其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纳并安装所述远光光源,所述第一散热基板后端部安装所述第二散热器;所述近光光源位于所述远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之间,且其安装位置高于所述远光光源的安装位置。本方案将所述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均安装于第一散热基板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不同位置上,相比现有技术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在散热基板两侧的位置基本重合或非常靠近的情况,本方案可将所述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的散热通道分离开来,可避免散热基板局部热量堆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光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光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9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