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69593.9 | 申请日: | 202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康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城市复建高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陈梅 |
| 地址: | 331100 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建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水泥130‑160份、建筑垃圾再生粉220‑260份、石英砂180‑290份、粉煤灰160‑250份、海泡石纤维6‑10份、基于β‑环糊精的功能纤维素纤维3‑5份、多羧基POSS 4‑8份、稀土氧化物纳米结构纤维3‑6份、超支化磺酸盐表面活性剂4‑7份、外加剂5‑8份、水80‑95份;所述外加剂是由2,3‑二氯丙酸与N,N'‑双(2‑羟乙基)‑N,N'‑双(三甲氧基硅丙基)乙二胺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的离聚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再生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再生建筑材料综合性能优异,抗压强度高,稳定性足,环保性能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建筑步伐的推进,建筑业高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拆迁和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在逐年大幅增加。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建筑垃圾普遍存在结构坚硬、稳定性好,难以处理的特点,易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还会导致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寻求有效处理建筑垃圾的方法迫在眉睫。
目前,公开的建筑垃圾处理工艺和技术主要有三类。一是建筑垃圾简单破碎后作为回填材料,二是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后,制备混凝土骨料、免烧砖或墙体材料,三是提取建筑垃圾中某一种或两种组分制备机制砂、废弃混凝土胶凝材料、混合材等建筑材料。这些处理工艺和技术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将建筑垃圾简单破碎后作为回填材料,附加值极低,且超过一定运输距离后因运输成本过高而无利用价值。二是将建筑垃圾整体破碎筛分后,制备骨料、免烧砖或墙体材料,由于无法实现建筑垃圾中砂、粘土砖和混凝土的分离,而这些组分本身性质差异大,导致骨料吸水率大、强度低而难以使用,免烧砖吸水率大、耐久性差,墙体材料强度低、耐久性差。三是利用建筑垃圾中某一种或两种组分制备建筑材料,不能实现建筑垃圾全组分资源化利用,且处理工艺不完整且较为复杂,难于工业应用。除此之外,市面上的由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建筑材料还普遍存在强度低、吸水率大、密实度小、表面粗糙、多裂纹、颗粒间性质不均匀,易出现坍落度小、流动性差、抗压强度低、弹性模量小等问题。
申请号为201410621655.0的中国发明专利涉及化工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再生型建筑材料。该再生型建筑材料所述组分按以下重量比为:砂12-18份;胶凝添加剂5-15份;水泥25-33份;建筑垃圾45-55份;水30-50份。该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稳定性强的再生型建筑材料;然而该再生建筑材料强度和密实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性能有待进一步完善,且其中的胶凝添加剂及建筑垃圾的具体种类并没有公开。
因此,开发一种综合性能优异,抗压强度高,稳定性足,环保性能佳的再生建筑材料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对促进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再生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制备效率和成品合格率高,适合连续规模化生产;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再生建筑材料综合性能优异,抗压强度高,稳定性足,环保性能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再生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按照重量份计的如下原料制成:水泥130-160份、建筑垃圾再生粉220-260份、石英砂180-290份、粉煤灰160-250份、海泡石纤维6-10份、基于β-环糊精的功能纤维素纤维3-5份、多羧基POSS 4-8份、稀土氧化物纳米结构纤维3-6份、超支化磺酸盐表面活性剂4-7份、外加剂5-8份、水80-95份;所述外加剂是由2,3-二氯丙酸与N,N'-双(2-羟乙基)-N,N'-双(三甲氧基硅丙基)乙二胺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的离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城市复建高科有限公司,未经丰城市复建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9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学校新设专业的评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角度的人脸识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