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塔顶除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9125.1 | 申请日: | 2020-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捷;吴军;李宏燕;马晓波;张佃平;杨文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宁夏瑞银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塔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塔顶除沫装置,其包括中空筒状结构的除沫主体,除沫主体包括圆周壁上开有若干个冷却口的冷却段和通过变径段分别设置在冷却段两端的进入段和排出段,进入段和排出段的管径均大于冷却段的管径,进入段内设置有碱液回收装置。利用管道变径技术,实现压差的突变,达到破除液碱泡沫,释放泡沫中所夹带尾气的目的;通过在塔壁上合理的开孔,利用塔内外压强差引入塔外冷空气,对塔内气体降温,温度降低水汽冷凝从而降低流速;利用旋流板除沫技术,对未处理完的液碱泡沫进一步消泡、除沫;最后设计一套碱液回收装置,对处理所产生的液滴进行收集,然后由导液管流入碱液池。通过设计,实现尾气降温降速,高效率进行消泡除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塔顶除沫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中,尾气需要经过碱法脱硫处理后排入大气。但是由于多条铅回收炉共用一套尾气处理系统,由于工厂节省投入,设计不足等原因,致使现有除沫器的操作负荷弹性不够,不能适应负荷变化较大的生产需求,进而造成尾气排出气速高、温度高,还夹带大量液碱泡沫。液碱泡沫随尾气从塔口排出变成小液滴后落向地面,而小液滴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塔口下方的工作环境中有工人,就会对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可估量影响,除此之外,小液滴落到周围设备上,也会对设备造成损坏,从而降低运行安全系数,不仅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人体和设备的危害相当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塔顶除沫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除沫装置的处理效率不足,导致排出含有大量碱液泡沫的高速高温尾气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塔顶除沫装置,其包括中空筒状结构的除沫主体,除沫主体包括开有若干个冷却口的冷却段和通过变径段分别设置在冷却段两端的进入段和排出段,进入段和排出段的管径均大于冷却段的管径,进入段内设置有碱液回收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排出段内的若干个旋流除雾板,旋流除雾板包括与除沫主体连接的外连接端和通过若干个旋流片与外连接端的中心盲板端,相邻两个旋流片之间有尾气通过的流通间隙。经过变径段处理后的尾气中含有漏处理的液碱泡沫,因此,通过旋流除雾板进行处理,利用旋风分离原理,对漏处理的液碱泡沫进行更为彻底的消泡、除沫,充分消除尾气中夹带的液碱泡沫,同时再次降低尾气流速。
进一步地,为了缩短雾滴沉降到除沫主体塔壁的距离,且防止压降过大,旋流片的倾角为30°~90°,中心盲板端为筒状结构,且中心盲板端的直径为外连接端的直径的1/2。优选的,旋流片采用外向板旋流片。
进一步地,为了将分离后的碱液收集起来以及将碱液回流至碱液回收装置,外连接端上开有积液缺口,且积液缺口内开有若干个回流孔,积液缺口与排出段的内壁围成截面呈矩形的积液槽。
进一步地,旋流除雾板的数量为三个,且任意两个相邻旋流除雾板的旋向相反,两个旋流除雾板靠近变径段,第三个旋流除雾板靠近排出段出口。三个旋流除雾板通过上述布置方式,使带碱液的尾气气流作螺旋上升运动,形成旋风分离作用,从而使漏处理的液碱泡沫甩向管壁,不仅进一步达到破除液碱泡沫的目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再次降低尾气流速。
进一步地,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尾气温度,冷却口的截面呈圆形,冷却口均匀分布在沿冷却的圆周面上。尾气排出气速高,是由于其中蒸汽含量大造成的,通过冷却口进入的冷空气对尾气降温,可以使蒸汽冷凝,可以减少体积流量,从而降低气速。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碱液收集和迅速排出,碱液回收装置包括中空筒状结构的流通件和沿流通件径向向外延伸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上开有若干个碱液回收孔,流通件、环形凸起和进入段的内壁围成截面呈矩形的碱液回收槽。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尾气气流对碱液回收装置的腐蚀,流通件和环形凸起的材料为低合金钢,且流通件和环形凸起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宁夏瑞银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大学;宁夏瑞银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9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