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轴供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8933.6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蒙小聪;刘益军;樊心龙;罗威;陈晓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14 | 分类号: | F16C3/14;F16C9/02;F16C33/10;F01M11/02 |
代理公司: | 广西曙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32 | 代理人: | 赖立强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轴 供油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供油系统,上轴瓦内周面环向设置有上储油槽,在所述下轴瓦的内圆周上从其和所述上轴瓦的分型面向下设置有下储油槽,所述下储油槽和所述上储油槽的末端连通。本发明在下轴瓦左右分型面开油槽,解决了曲轴轴瓦供油不足的问题,增加了供油持续角,增加对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的供油量,减少发生烧瓦的故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曲轴供油系统由曲轴、上轴瓦、下轴瓦组成。曲轴供油一般是在上轴瓦开油槽,下轴瓦没有油槽,在曲轴主轴颈钻孔,把机油引到连杆轴颈润滑。曲轴供油一般是在上轴瓦开油槽,当曲轴主轴的油孔处于上方油槽相通时,机油进去曲轴主轴颈,通过主轴劲的油孔流到连杆轴颈。对连杆轴颈起到润滑、冷却、冲洗、防锈等作用。
如中国专利CN211175051U公开的一种曲轴止推片强制润滑结构,包括机体轴承座和轴承盖,轴承盖上设置有螺栓孔座,轴承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机体轴承座底部,机体轴承座和轴承盖的内周面分别安装有上轴瓦和下轴瓦,轴承盖的两侧面上安装有止推片,机体轴承座内部设置有机体主油道,上轴瓦的外周面中部开设有通孔,上轴瓦的内周面开置有弧形储油槽,弧形储油槽中部通过通孔与机体主油道连通;在轴承盖内部开设有独立于螺栓孔座内部螺栓孔的过油道,该过油道的一端与上轴瓦的弧形储油槽末端连通,另一端通向与止推片接触的轴承盖侧面。该结构只在上轴瓦设置储油槽,连杆瓦在上止点区域断油角度较大,容易造成烧瓦,当曲轴主轴的油孔处于下方无油槽的下瓦时,则无油通过,无法对连杆轴颈进行润滑、散热。
现有技术也有在下轴瓦开设储油槽的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5423551U 公开的止推片强制润滑结构,包括:主轴瓦,该主轴瓦的内周面沿周向开设有储油槽,并开设有与该储油槽连通的进油孔;止推片,成对布设在所述主轴瓦的两侧端面;以及主轴承盖,其从上方压紧所述主轴瓦,并通过螺栓穿过主轴承盖螺栓孔固定到机体上,所述主轴承盖螺栓孔与主轴瓦的储油槽连通;所述主轴承盖开设有止推片润滑油道,该止推片润滑油道的进口与主轴承盖螺栓孔连通,该止推片润滑油道的出口开设在止推片的外侧。但该结构上轴瓦没有设置储油槽,在整个下轴瓦上设置储油槽,影响下轴瓦的承载能力,因此下轴瓦处受力较大,容易造成下轴瓦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曲轴供油系统,在下轴瓦左右分型面开油槽,解决了曲轴轴瓦供油不足的问题,增加了供油持续角,增加对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的供油量,减少发生烧瓦的故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曲轴供油系统,包括主轴颈、上轴瓦、下轴瓦和油道,所述上轴瓦压紧配合在所述下轴瓦上部,所述油道连通所述主轴颈和所述连杆轴颈,所述上轴瓦内周面环向设置有上储油槽,在所述下轴的内圆周上从其和所述上轴瓦的分型面向下设置有下储油槽,所述下储油槽和所述上储油槽的末端连通,所述下储油槽所处的圆弧角度为25~35°,所述上轴瓦设置有连通所述上储油槽和机体主油道的进油孔,所述油道在所述主轴颈上的开口设置在所述上储油槽对应的纵向位上。
本发明在不改动曲轴的前提下,下轴瓦分型面下方角度为25~35°范围内开槽,该区域的负载比较小,大于25°是为了尽量增加下储油槽的弧度角度,小于35°是为了放置下储油槽太大,避免下储油槽对下轴瓦承载能力的影响。
避免了在整个下轴瓦开储油槽造成下轴瓦承载能力变差的问题,本发明不影响下瓦的承载能力,而且增加了储油槽的角度覆盖范围,而且增加了对连杆瓦的供油。
本发明减少了连杆瓦在上止点区域断油角度,降低了烧瓦的风险,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可新旧互换。
优选的,所述下储油槽成对设置在所述所述上轴瓦的两侧上部位置,在下轴瓦左右分型面开油槽,采用两个下储油槽进一步增加供油角度,比单个下储油槽增加25~35°的供油持续角,供油持续角可增加到230~ 250°,增加对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的供油量,减少发生烧瓦的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8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拍卖系统、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