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工程建设用光缆牵引夹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68675.1 | 申请日: | 202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煦;朱朝昱;阴晓光;董懿峰;苗勇;徐和忠;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6 | 分类号: | G02B6/46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工程 建设 用光 牵引 夹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建设用光缆牵引夹头,包括主架体(1)、滑动板(2)、第一圆盘(202)、第二圆盘(5)、挡板(4)、空心圆筒(3)和第一把手(10);所述主架体(1)沿水平方向依次开设有滑动槽(102)和圆形凹槽(101);所述滑动板(2)滑动连接在滑动槽(102)内并且所述滑动板(2)靠近主架体(1)的一侧通过滑动杆(301)与挡板(4)相连;所述第一圆盘(202)穿设在第一支撑轴(201)上,所述第二圆盘(5)穿设在第二支撑轴(501)中;所述主架体(1)的后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空心圆筒(3)和第一把手(10)。本发明在拉动光缆时,具有缓冲效果,抵消了在牵引初期的巨大冲击力,很好地保护了光缆在拉动时不受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工程建设用光缆牵引夹头。
背景技术
光导纤维,简称光纤,是一种达致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传输的光传导工具,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由于光缆具备优越的信号数据传输性能,在通信工程建设中运用极广,然而在光缆铺设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地下铺设还是地上架设施工,往往需要将光缆从绕线装置上抽出,并进行牵引至施工处,在牵引光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牵引夹头,光缆牵引夹头起固定连接的作用。
经检索,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1368025.2,授权公告号为CN207249216U,专利名称为一种通信工程建设用光缆牵引夹头,公开了一种通信工程建设用光缆牵引夹头,此实用新型使得光缆在牵引过程中,避免光缆牵引时所受到的拉扯力全部作用在光缆端头的保护皮层上,能够有效的减轻光缆端头保护皮层所承受的牵引力度,避免光缆端头附近的保护皮层受到损坏;但是此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拉动提拉环的瞬间,光缆受到冲击作用,会在瞬间承受巨大的牵引力,而该光缆牵引夹头又没有对光缆的缓冲功能,所以光缆在拉动的一瞬间,光缆承受非常大的牵引力,非常容易损坏,即影响了施工进度,又造成了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缆牵引夹头无缓冲功能等问题,而提出了一种通信工程建设用光缆牵引夹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建设用光缆牵引夹头,包括:主架体,所述主架体上设置有滑动板、第一圆盘、第二圆盘、挡板、空心圆筒和第一把手,所述主架体沿水平方向依次开设滑动槽和圆形凹槽;滑动板,所述长方体结构的滑动板开设沿竖直方向的转动孔并且滑动板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相同的内置第一滚轮的第一滑槽,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滑动槽内并且所述滑动板靠近主架体的一侧通过滑动杆与挡板相连;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穿设在与所述转动孔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轴中;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穿设在第二支撑轴中并且所述第二支撑轴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相同的第一L型杆,所述第一L型杆远离第二支撑轴的一端与第一滚轮相连;所述主架体的后壁上分别固定连接空心圆筒和第一把手。
优选方式下,所述滑动板上设置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螺纹套、螺杆和第二夹紧板,所述螺纹套和第二夹紧板均固定在滑动板上,所述螺纹套内壁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螺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连接有与第二夹紧板相配合的第一夹紧板,所述第一夹紧板与滑动板滑动连接。
优选方式下,所述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的侧壁均设置橡胶垫片。
优选方式下,所述第一L型杆上沿垂直第一L型杆的方向均固定连接有相同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分别装设有相同的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8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