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连接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68653.5 | 申请日: | 2020-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钟荣栋;李同兵;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器,其包括散热模块和供电端子;散热模块包括散热件和通风装置,散热件具有散热孔和沿散热孔的周向延伸并环绕其的散热风道,通风装置设于散热件的外部,用于驱动外部空气并使其流经散热风道后排出;供电端子穿设于散热孔中,其后端具有连接电源线的连接段,且连接段全部或部分位于散热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连接器拥有非常好的散热性能,可快速且有效地降低电流通过时所带来的高温,因此安全系数高、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进而在使用时可大大地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关技术的逐渐完善,电动汽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但是,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始终未被解决,其阻碍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表明,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充电连接器与线缆的压接处在充电时会聚集大量热量,而现有的充电连接器的散热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地散去大电流通过时所聚集的热量,高温易造成充电连接器故障,甚至烧毁,严重影响充电安全,由此限制了电流的大小,导致充电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可承受大电流,并且体积小巧的充电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连接器,其包括散热模块和供电端子;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件和通风装置,所述散热件具有前后贯穿的散热孔和沿所述散热孔的周向延伸并环绕其的散热风道,所述通风装置设于所述散热件的外部,用于驱动外部空气并使其流经所述散热风道后排出;所述供电端子穿设于所述散热孔中,所述供电端子的后端具有与电源线相连接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全部或部分位于所述散热孔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将所述散热件和所述通风装置包围在内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通风装置设于所述第一风口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孔设为两个,二者并排设置;所述供电端子也设为两个,二者分别穿设于两个所述散热孔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散热孔间隔设置,且二者的外围各自设有所述散热风道;将两个所述散热孔的对称中心面记为第一参照面,所述通风装置与所述第一参照面相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风装置包括两个风扇,二者关于所述第一参照面对称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口设为两个,两个所述风扇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风口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口设为两个,二者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参照面的两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风口关于所述第一参照面对称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经过两个所述散热孔的中心线的平面记为第二参照面,所述通风装置和所述第二风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参照面的两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参照面与所述第二参照面的相交线为所述壳体的中心线;所述第二风口的中心线垂直相交于所述壳体的中心线,且所述第二风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参照面的夹角α的范围为:0°<α≤8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口在所述壳体轴向上的长度L的范围为:0<L≤M-2mm,其中,M为所述壳体的轴向长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口在所述壳体周向上的长度T的范围为:10mm≤T≤(1/4)N,其中,N为所述壳体的周向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趣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68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淡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切割用降尘装置





